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夫妻深度关系:是什么不能替代的?
王义丽
夫妻深度关系:是什么不能替代的?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张凤琴
一段匹配的咨访关系是一个来访渴望通过咨询帮助自己的必要前提。 良好匹配的咨访关系会促进来访者自然退行到人格冲突“卡壳”的那个阶段,可以帮助来访重新认识那个阶段发生了什么,重新整合修复“未发展好”的人格特质,也是咨访关系持续稳定的关键所在,更是来访寻求咨询帮助的意义所在。
李焱
现在大部分的家庭教育中要求父母都一定保持平和的心态,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进行思考,,, 所有当父母的曾经都是孩子,他们当孩子的时候,如果遇到的都是耐心,换位思考,理解孩子那么今天他们会长成什么样呢?那这社会会是什么样? 可不可以理解为孩子有孩子的需求,父母有父母的需求他们站的角度不一样,但是都是站在自己的层面上进行思考的,这个有对错之分吗?在这里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又给到什么? 有一位家长曾经跟我说过,每当他的孩子责备他,质问他,攻击他时,他突然发现这就是他以前他对他父母所做出的样子,突然觉得自己承受住和释然了当下的攻击,转身轻言细语的去想帮自己父母做些什么? 可能每个孩子也会当父母,这时他会不会理解父母的某些情绪?如果不是恶意的,想破坏孩子,父母发脾气后凡是有没有成长的意味呢?
赵莎莎
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个问题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进行分离。只有进行了课题分离,我们才有可能做到远离不必要的烦恼。 就拿别人对你提出要求来说,你的课题就是要不要接受他的要求,只需要就事论事,做出你想做的回应就好。至于他怎么来处理你的回应,他会不会感到失望,会不会认为你太不近人情,那就是他的课题了。那你可能会继续追问,如果他的反应可能对你造成伤害,那么这是谁的课题?思考一下,这是你的课题,问题抛回给了你,对于他的反应,你可以考虑远离,或者回击。 课题分离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考角度,很多棘手的问题,用课题分离,很有可能会让我们豁然开朗。 我们可以用亲密关系中的“分手”来举个例子。当对方提分手或者表现冷淡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辨识出“他究竟在想什么”这个问题,是对方的课题,我们不该妄加干涉。因为事到如今,对方怎么想的,对我自己来说已经毫无意义。而“我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我适合什么样的伴侣”“我该如何取悦自己、喜欢自己”,这个才是我应该花时间精力去关注的课题。 同样的,我们在职场中,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谁谁谁的工作能力不过如此,为什么他升职加薪这么快。这种时候,我们应该认识到,不论别人实际工作能力如何,他何时升职加薪,都是那个人的课题,更是选择提拔他的领导的课题,不是我们应该干涉的课题。对我们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课题是,“我想要获得一些什么样的成就”“我从这份工作中是否得到了我想得到的”等等。我们需要时刻谨记,值得我们花时间精力去思考的课题,是以“我”自己的内心为出发点的。 但是问题来了,面对一个事的时候,我们怎么来分辨这是谁的课题呢?阿德勒认为只需要考虑某种选择所带来的后果,最终由谁承担就可以。谁来承担这个结果,那这就是谁的课题,谁就有这件事的选择权和决定权。
李丽杰
温尼科特说有一些人从一开始就找不到存在的基础,因为他们不被允许有全能的幻想,他们没有体验的能力,自主性体验和参与感是缺席的,只能拼命保护自己不受外界的入侵,有一点像是被关在禁闭的牢狱中,或者是在拼命的阻止可能产生的一些痛苦。因此,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对他们来说都是外界的干扰。
王义丽
宗萨仁波切: 我们现在的孩子一定需要学习因果关系。因为我们的孩子们一般都只被教导有关"结果"而已。 我们的小孩可能坐在一个大沙发上,他们必须要学习有多少人做出多少贡献、花费多少努力,才制造了这个大沙发。 有些树被砍了,在世界上某个地方也许是洪都拉斯或是柬埔寨,有许多一天挣一毛钱的小孩做了这个沙发。 这是我们要给小孩非常重要的教育。在佛教里我们称此为"业",在一般人的话里,叫做"没有白吃的午餐"。
郭红玲
心理学家埃利斯把脆弱称之为“不能忍耐症”,即脆弱意味着一个人挫折耐受力低下。 这并不是错误,没有人生来就有很强的耐受力,关键是了解耐受力低下背后的思维模式是什么。 一般来说,有这三种思维模式的人,会更容易感到脆弱。 a.应该思维 认为事情“本就应该”如何,“不应该”出现其它的情况。 比如生活本应是轻松自在的;付出努力完成的事应该完美无缺;人人都应该对别人怀有善意;谈恋爱后应该和所有异性保持距离;结了婚应该生孩子等等。 但事实上,生活总是与困难挫折相伴;再尽心尽力也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完美;并非所有人都以善良为第一准则;恋爱与结婚后的生活方式,是两个人共同商定的。 如果我们坚持“应该思维”,不根据实际场合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想法,就很容易处处碰壁,产生挫败感。 b.绝对化思维 认为事情要么是好的,要么就是坏的;要么是对的,要么就是错的。 比如我如果没有做到最好,那我就是最差的;我如果没有错,错的一定是对方;一个人做了好事,就是绝对的好人;一个人做了坏事,就会被盖章成坏人。 在这种绝对化、非黑即白的思维下,我们往往会处在极端的情绪中,要么是极端的亢奋、认同,要么是极端的挫败,这种挫败常常发生,就会让人更容易脆弱。 c.灾难化思维 一旦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就认为结果是无可救药的。 夸大是我们思维的一个特点,当我们高兴的时候,看到所有的东西都会很开心;当我们伤心难过时,周围的一切都会变得很伤感。 这种夸大的特点就导致了当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会把它想象得更糟糕。但是,不管这种感受有多真切,我们都要提醒自己,这只是一种夸大的假象。 我们所担心的事情,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 所以,当有一天遇到的事情让你感到很脆弱,很无助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感到脆弱?我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来看待当前发生的事情的? 不同的思考模式造就了在同样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是更脆弱还是更坚强,是容易崩溃,还是能激发自己的潜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