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所有的知识学习问题讨论 是为了认识世界和他人更加完整 在

徐恒
所有的知识学习问题讨论 是为了认识世界和他人更加完整 在生活场景的运用中更加自如 遇见任何的人或事情都能更加淡定宽容 如果学习的东西不是这样 反而让人不知所措无法运用 就需回看一下这些知识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2温暖
0回答
孔德雪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谢芳媛
人们为什么要做心理咨询? 打个比方,心就像一栋房子。突然有一天,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然后房子里的碗柜变成了图中这样。 这些碗都很珍贵,令人心生欢喜。可是我们知道一旦打开碗柜,这些碗就很可能会全部摔碎了。所以我们不愿意去碰,就让它们保持现状好了,虽然没办法再去使用这些碗,但是至少碗都还在那里。 然后我们开始尝试着用别的来替代,可以用盘子替代,可以用手抓着东西吃,可以用一次性餐具替代……也试着劝自己其实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有的人确实能适应,有的人就这么用盘子吃了一辈子,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反正日子照样过。 但你适应不了,你总想用碗。你经常想起那些碗,然后又迅速把这个念头压下去----反正想也没用,想也拿不到。但念头被压下去又浮起来,压下去又浮起来,如此反反复复循环着。当你看到别人在用碗就觉得生气,但内心里其实是知道自己生气得毫无道理。你用盘子吃饭时,觉得没什么胃口,而且开始觉得心累------每天压下去一百次“我想用碗”的念头,能不累吗? 甚至有一天又遇上一场地震,然后放盘子的柜子也成了同一副模样,就连盘子都没得用了。没办法好好地吃饭,也没办法好好地生活。 好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来做心理咨询-----因为实在实在,没办法过下去了。 而心理咨询的结果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在咨询师的帮助下,你得以完好地保住你的碗------ 可能ta帮你打开门,你拿个软布迅速接住, 也可能ta和你一起把柜子慢慢放倒,然后你会发现,原来从这个角度,碗就可以轻松地取出来。 还有一种情况,是实在没办法,柜子太沉了,碗也太多了,于是你在咨询师的陪伴下,鼓起勇气,打开柜门,看着一部分碗碎了,再拿出扫帚,收拾碎片与残局,整理好重新准备。 过去的碗没办法完好无损地找回来,但至少你有了个可以使用的碗柜,可以买新的碗放进去了。 毕竟,你真正的需求,就是想有合适的碗,好好地吃饭,好好地生活而已。

王润之
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设立界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寻一些灵感: 第一,你总是习惯于优先于考虑他人的需求和感受,特别是对哪些熟悉的、亲密的、在意的人,总会出现“这样会不会伤害到它的情感”,出现动摇。 第二,你还不能够清晰地认识自我,只能通过他人的态度、看法来描绘一个印象模糊的“自我”;你也不确定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权利,所以在设定界限时往往会十分犹豫。 第三,你还不能很好的把握一段关系,总是担心界限会对关系造成负面影响,甚至会让这段关系提前终止。 第四,对方的界限意识很不清晰,他们可能有较强的控制欲望,不懂得尊重你的界限,你会发现自己很难对这类人设立界限;另外如果你对哪些性格极度软和、习惯依赖他人的人设立了界限,他们会表现出受伤的、委屈的样子,让你感到非常内疚,从而使你对是否坚守界限产生犹豫。 以上只是几种可能出现的影响设立界限的情况,还有更多的因素值得我们去探索与分析。如果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就要对自己询问这样的问题:我是怕伤害对方?还是担心得不到对方的认可和接纳? 心理学家达林兰瑟认为,很多人无法设立自己的界限,是因为他们把别人的认可看得非常重要,而且总认为自己只有无条件地满足他人的需求,才能获得这样的认可。然而,无底线付出是不平等、不健康的,它的实质是“讨好”和“情感贿赂”。 当我们明白了这些之后,还需要明确,设立界限并不是一种自私的行为,相应的,这是你开始懂得“自我”的重要性的开始,满足自爱,爱护尊重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其实很多的个案中,都能够发现一些线索,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掌控欲望,一旦出现了“不顺从”,会他们感受到愤怒,震惊,更有甚者,会出现恶语相加,比如说“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死活”“自我中心主义”等。如果被别人指责为“自私的人”,这个时刻啊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几个问题入手,来冷静的判断一下他们评价的真实性: 第一,区分出重要的问题,别人口中自私可能只是你不想被侵占私人空间、领域等理所应当的行动。看清了这一点,你就会发现别人评价你的基点是荒谬的、牵强的,也就没有必要给自己贴上标签。 第二,不要被不负责任的评论影响。人际关系中,很难不受到别人的评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也不是所有的评价都需要负责任,特别的现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很多评价都是评价者内心的一种投射,并非客观的。不要轻易被这些评论的影响,陷入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状态。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