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其实,我们真正要结交的人,是那些能够给我们“反馈”的人,

王倩倩
其实,我们真正要结交的人,是那些能够给我们“反馈”的人,而非对我们进行负面评价的人。 负面评价,多数情况下,只是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一种“恶意“,对我们没有积极意义,只会让我们感到难过和不适。 而反馈,往往有明确积极的指导性和建设性,或者至少不带有攻击性; 就是你听了之后,你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你要如何去改变; 真正的反馈,是能让你有积极的动力去反思的话,是让你觉得自己被尊重的话。 例如,你说话有些直接,然后对方对你说: “你刚才说的话,让我觉得有些被冒犯。” 这是反馈。 如果对方说:“你真奇葩,你好偏激”,这是负面评价,是让你摸不着头脑,也启发不了你的。

3温暖
0回答
黄小帅
温暖了
相关回答
芦李
佛教五毒 佛教称“贪、嗔、痴、慢、恶”这五种情绪为五毒,认为这五种情绪是众生之“障”,一旦勘破,便能更容易地修成正果。 另一种说法: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见性了。 ① 、贪: 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食、睡五欲之贪。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从而度过我们的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心甘情愿被它束缚,成为它的奴隶,甚致心安理得地让它牵着鼻子走。我们除了晚上睡觉,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忙工作,忙于发财、享乐,同时又追求种种名誉、地位,有的还不择手段,不讲道德。到了某一段年龄有对色欲(淫欲)有种种的贪求,为了追求感观享乐,可以不讲家庭责任和社会道德。如果再广泛一点讲,修行过程中执著、沉迷于某一状态或境界也为贪。 ② 、嗔: 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比如人家骂我们,不能忍受,起嗔心,继而将矛盾升级。虽然有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内心不舒服了也是一种嗔。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 ③ 、痴: 痴也称之为愚痴。不明事理,是非不分,称为痴。不明事理就是对世间的因果道理不知不觉,比如人是怎样来的?死后怎样去?我们统统不理会,不以为然,甚致嘲弄他人对此有兴趣等都是痴。对于真理、自己与他人能修行解脱等不相信,感到好笑或无知,都是痴的表现。还有一种愚痴就是对是非不分明,人家跟我们讲对的,我们以为是错;人家跟我们讲错的,我们却以为讲对。总之,自以为是,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都为痴。

史冬英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习惯,就是当伴侣表现得不如自己预期,尤其是犯了一些错误时,会下意识地想要惩罚TA。这样的行为背后可能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比如只有受到教训(惩罚),人才能长记性,以后才能不再犯错。但惩罚伴侣带来的弊端一定会超过你以为的好处。 惩罚伴侣通常会让伴侣产生以下的不良反应: 1、怨恨。没有人喜欢被批评,被惩罚,而怨恨一旦形成,必然破坏亲密关系; 2、报复。这意味着对方会在心里把这件事记上一笔,以后伺机找补回来,但冤冤相报何时了,这显然是未来的关系埋下了隐患; 3、对抗。伴侣会开启和你的恶性竞争模式,争夺关系中的领导权,关系也就从此开始变得水深火热; 4、退缩。慑于你的强势,伴侣可能表面臣服,但背后可能搞各种小动作来平衡内心,而且TA的动作会愈发隐蔽和谨慎,等你再次发现时,有可能已经无可挽回; 5、自卑。这时伴侣就开始从本质上怀疑自己,并因此而隐藏真实的自己,变得讨好、没有主见,更不愿承担责任。 可见惩罚伴侣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即便短时可以起到效果,长久下来也是弊大于利的。所以我们要谨记,伴侣必须是以相互尊重和信任为基础来相处的,虽然相处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甚至可能犯错,但我们需要抱着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来看待和处理事情,理解、宽容和鼓励远比指责、抱怨和惩罚的效果要好得多。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