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当一个人具备充足的自主性,他就成为了自己,自己决定自己,
郭佳丽
当一个人具备充足的自主性,他就成为了自己,自己决定自己,自己为自己负责。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刘慧敏
李春娣
你觉得自己控制欲强吗? 也许很多人会说,不觉得呀! 然而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比自己以为的控制欲更强,而且它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感情中,伴侣做了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事情,会感觉失落,甚至愤怒。或者一有分歧,就忍不住论个是非黑白。或者,爱干涉伴侣的生活,无法忍受对方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等等。 在亲子关系中,每次孩子不听话就抓狂。或者处处干涉孩子的选择,比如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上什么培训班等等。 试想一下,若是在这些失控的时刻,有个大师在你耳朵轻轻对你说:“放下吧,顺其自然,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 很可能,你会忍不住怼他:“凭什么?做不到。” 为什么做不到?因为不想放下,不能放下,想要牢牢地控制别人的意志和行为。 这就是控制欲存在的证明。
郭红玲
“渴望被猜中”是一种普遍心态,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已经到了执着的程度。恋人喜欢让伴侣猜中自己所有的心思,大到情绪、感受、需求,小到喜欢怎样的礼物、吃什么菜……亲人喜欢隐晦地表达爱意或不满,永远不能敞开了说话,遇到问题总是沉默……明知道猜来猜去大家都很累,依然离不开这个相处模式。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有这3点: 1、太渴望被看见、被认可。小时候被父母严重忽略感受的孩子,出于补偿心理,会特别渴望有人能看见自己、在乎自己的感受。就像缺爱的女孩爱上渣男,哪怕旁观者都知道:“这个男人不是懂你,而是懂所有女人,你不要被他骗了。”女孩依然觉得:“我不说他也知道我想要什么,一定是我命中注定的那个人。”这类人会把“被看见”当成是自己在关系里最大的追求,反复通过“对方是否能猜中自己”的测试,来验证自己在对方眼里是否有价值,这段关系是否值得继续。因此当有人能猜中自己的心思,就会对这段关系投入很大的依恋与期待。相反,一旦发现对方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就会陷入内耗甚至是绝望之中。 但其实无论怎样,被爱的先决条件是先爱自己。只有认为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有价值的,才能勇敢说出自己的需求,让对方满足自己,而不是永远在卑微地等待对方给予。 2、希望在关系中占据“高位感”。喜欢在人际交往中占据上风的人,格外在意关系里的高位和低位。“你来猜我,我处于高位,可以评判你是否对我足够用心;如果我直接告诉你我想要什么,我就处于低位,在被评判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虽然希望自己学会直接表达,但总觉得有话直说会让自己失了尊严和面子。一旦习惯这种认知模式,就容易对高位感产生执念:讨厌猜别人的心思,但喜欢别人猜对自己的心思,以此来获得高自尊感。 3、心理状态比较“拧巴”。有些人不追求高位感,依然执着于别人来“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拧巴。这里的拧巴主要是指:先天气质类型,和后天养成的性格特质,打起了架。在心理学上,先天气质包括四种类型:乐天型、忧郁型、激进型和冷静型。比如,你的先天气质类型是忧郁型,喜欢安静和独处,却在热闹的大院里长大,不得不牺牲一部分的先天自我,融入其中。长期以往,可能会变得多愁善感、敏感多疑。这是因为气质和性格起冲突,会导致一个人陷入矛盾:从小就在一个自己不适合、也不想要的环境里长大;哪怕想要表达真实的自己,也会觉得“我不属于这里”“这些人不可能理解我”,而欲言又止。
史冬英
对有些人来说,承认自己不被爱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在恋爱中明明很不舒服,但依然会为对方找理由,好像对方不那么爱自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其实他们的逻辑是,对方不是不爱我,而是我不好,反过来,如果我足够好了,对方一定会爱我。 那么为什么对这些人来说,被爱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宁愿受苦,也要臆想自己会被爱呢? 其背后,往往是很深的内在信念: 第一,如果没人爱我,我就毫无价值,所以,你不可以不爱我。 第二,我是全能的,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让你爱我。 但事实是,没有人可以让所有人都爱自己,这个人不爱你,肯定还有其他人爱你,即便你没有找到那个爱你的人,也不能说明你就是不好的,相反,真正的爱从来不是因为你有多好! 真正的爱是一种融合,就像油不溶于水,无论如何,结果都是这样,但油可以毫不费力地融入酒精。 所以爱就是一种互相匹配的感觉,没有就是没有,与其努力地缘木求鱼,不如海阔天空,承认自己有时候确实是不被爱的,才能有勇气和智慧找到真正爱自己的人。
高雪梅
如何识破你身边习惯性以恶意攻击他人的人? 我们来做一个趣味测试: O 在新公司第一个向你搭话。 O 对你评价极高。 O 讥讽他人的过失。 O 自己出错受到指责时,就会暴怒 。 O 总是说“反正我这种人.....” O 家庭生活似乎不太如意。 O 一意孤行,不接受他人意见。 O 在你忙得不可开交时,对方还硬要你“给他5分钟时间”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一旦拒绝,便遭报复。 O 当你去鼓励受挫的他们时,他们却反咬一口:“你开心了?” O 如果不对其报告、及时联络、及时商量的 “三及时”政策,对方就会生气。 O 私底下总是在抱怨。 O 上班路上,曾经在公车或地铁上突然发怒。 请数出数量: 1~4个﹣ 目前没什么危险性。 5~8个﹣ 根据你的态度不同会有性情突变的状况。 请谨言慎行。 9个以上﹣ 不动声色地和他保持距离吧。
张迪
如何变得自信? 不自信是很多人都会烦恼的问题,因为不自信会很耽误事, 比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关于不自信的成因: 1. 来自原生家庭:父母或是比较严厉、对孩子要求很高、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看不到孩子的努力,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或是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成长,忽略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误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父母才不爱他们,同时也会产生挫败感。 2. 自我认知的偏差:对自己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比较身高、体重、长相、学习、体育等方面,觉得自己哪哪都不好,或是比别人差,对自己的标准定得过高,不切实际。 3. 任务超过能力范围:当某个任务超过自己能力时,会出现不自信,比如上台当众讲话,因为平时很害怕当着很多人的面讲话,所以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导致越来越不敢当众说话;再比如,自己本是一个内向安静的人,平时很少主动说话,在遇见喜欢的人不会表白,不会相处等。 如何变得自信? 1. 要对自我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内部要看小时候的生长环境、自己的学习能力、性格、喜好,外部要看自己的身高、体重、长相,认清自己,不过分要求自己(这里有个小提示,如果身边的人一直看低自己,本身自己也很不自信,当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花言巧语时很容易上当受骗,要小心!) 2. 解析任务有策略地提高自信:还拿当众讲话举例,解析任务为当众+讲话,讲话是人人都会地,但要讲得好却是很难地,先从这部分开始做起,打草稿做练习;当众,有机会就锻炼自己,然后在试着从给两人以上的对象讲话开始,慢慢地增加受众人数。 3. 肯定自己给自己打气:还记得上学时,明明心里有正确答案却不敢说出口吗?对,每次都懊悔为什么自己不勇敢点呢,在怕什么呢?错了能怎样,多年过去了,谁还记得谁对谁错谁说了什么?唯一记住的是当年有一个胆小鬼很害怕当中讲话而已。 不自信是一个很有深度的问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也不是简单几句打气的话就可以改变,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持续地训练,希望大家能从中悟出道理。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