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王倩倩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王倩倩
郭朋雅
在亲密关系里,要懂得把对方当成「外国人」,反之亦然。 灵活运用游客、翻译、导游这三种身份,就可以带着一种超然的视角,与另一半互相增加了解,减少误会。
徐恒
沟通的目标是相互传递信息 最终达成共赢的局面 这需要参与沟通中的至少一方带有觉知 不然就会出现很多常见的情况 聊着聊着就跑偏什么都没聊明白 观点冲突争论不休让情绪控制全局 如果我们能有认知和意识 就邀请你来做这个觉知者
和钰蓉
起风的日子依风起舞,下雨的时候为自己撑伞,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欣喜。
薛昭霞
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3种人格: 内在父母、内在成人和内在小孩。 这3种人格同时存在于我们体内,随着压力变化而自由切换,交替出现。 一般在我们没什么压力时,「内在父母」会占主导。 它爱讲道理,擅长说教。 同时,也充满爱与关心,对我们包容体贴。 随着我们体验到的压力递增,「内在成人」就会取而代之。 处于这个状态下的我们,比较独立,拥有相对清晰的边界; 并且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渴望自我实现。 那么,「内在小孩」什么时候会出现呢? 当我们会体验到超额压力,刺激强度超过自我强度的时候。 此时的我们,已经无法自行消化对面的挫折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无力和匮乏感。 那一刻,就像是肚子饿了一样,我们的心很难过; 不幸的是,我们很难将 “我需要你关心,需要你陪伴,想被你重视” 这样的话表达出来,总感觉不好意思。 有些人甚至难以察觉自己内在小孩的这些需要。 相反,会习惯用一种所谓 “成人” 的方式来伪装。 比如经常拿 “我没事,我很好”,“没关系的”,“成年人要坚强” ……此类的话来打发自己。 久而久之,很多人就戴上了面具—— 表面上是一个「无所谓的成人」,实际上是「被压抑的一个小孩」。 「内在小孩」未被看见和滋养,会导致我们下意识地压抑掉这部分,这是匮乏感造成的根源。 根源性的创伤没有被看见、被解决,就会以各种奇怪的偏差行为呈现出来。 比如有些人脾气暴躁,情绪反复无常,在社交场合失控,做出匪夷所思的破坏性行为…… 这是匮乏感造成的不良后果。 匮乏感没有被正视被满足,生活中就有解决不完的问题。
曹永利
在生活中 我们很多时候会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会用自己的本能反应去应对 会愤怒、会争吵,甚至有动手的冲动 这时候如果我们能够抽离出来 站到一边 看看情绪中的我们 愤怒时样子是什么样的,自己喜欢吗? 争吵下去事情会怎么样,能更好解决吗? 如果动手,后果是自己想要的吗? 看清楚之后 可能我们的应对方法就会不同 愿每个人都试着带上另一个自己 意味着随时觉察自己 遇事时做出最好的选择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