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害怕受伤,意味着我们并没有学会正确看待相聚和分离,以及在

刘小茹
害怕受伤,意味着我们并没有学会正确看待相聚和分离,以及在这一过程里可能唤起的自我怀疑和价值动摇,还有对拒绝和忽视的恐惧。 在一些关系里,一个人只能在部分的经验领域感受到满足,而另一部分经验会将它视作多余。在这种关系里,两个人只能在可以相交的部分里暂时共存,一旦逾越这个共享地带,就不再需要和被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会在某些时候靠近你,有些时候又表现出冷淡,拒绝和你的连接。这是因为对方切换了经验,切换后的经验世界里并没有纳入你这个人,而当转换到另一个经验世界后,你又会被体验为被需要的。 我们怎么可能预期别人喜欢连我们自己都无法接受的东西呢?其实真正令我们受伤的并不是别人是否喜欢,而是自我厌恶的部分被在意的人“权威性”地证明。 自信最完美的状态,就是意识不到有什么东西需要在意。 人类天生的心灵机制不会给我们一种彻底背弃依恋的绝境,无论一个人是怎样的,ta都一定能在更大的人类样本中找到一个“更好相处”的伴侣。 何谓良好的匹配性呢?你和对方相处时的感觉便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你们相处起来感觉不错、很舒适、很自在,不需要过度启动自我调节功能,也就是不需要过多的“变频”、过多地改变自我属性。在你最大程度是你自己的时候,你们依然能够处好,对方也是。 当你只接触过一两个人的时候,你很可能陷入一叶障目的困境,你很可能在和只有40分匹配性的人艰难相处,并认为亲密关系就是这样的。你或许根本不敢相信,另一个人和你在一起时,有些困难根本不会存在。 被动者是被选择的人,包含着一种非常隐晦的“没得选”的处境,而主动者是做出选择的人,ta其实充分考虑了自己要什么。 主动者往往更容易从一段关系中撤离,因为从发起邀约的那一刻,ta也握着可以离开的那张底牌,这是一种全程都保留着能做出选择的自由意志和心理体验,一个能选择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能放下的人。 讨好的本质是一种压抑,对自我有需求那一面的保留和滞后性表达。 这个世界的所有系统都存在着均衡机制,那些一开始让渡的东西都隐含着代价,在关系里,没有哪个人应该是没有自我的,也没有哪个人的自我应该是唯一的主体。 在孩童的经验世界里,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成人的世界里,爱是有条件的,是基于自私性的对于自私性的暂时超越,它的条件就是两个人都觉得值,都心甘情愿,两个人都是主体。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王知碧
. 来访者本科毕业,已工作3年多,现就职于第二家单位,第一家单位因自己所带徒弟薪酬待遇比自己高而辞职,进入第二家单位2个多月3个月不到,因身心俱疲而咨询。 听Ta对两个单位的评价,那种高高在上、目空一切、自大、无所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听了Ta对单位的评价,第一感觉是Ta内心世界的人格出了问题,引导Ta进入内心世界,呈现出的第一人格具有灵性,具有灵性人格的人从事设计、研发方面的工作很容易有灵感迸发出来,此人从事设计工作,灵性人格对Ta而言非常合适,但此人的灵性人格有点得瑟;呈现出的第二人格是老沉稳重的国宝型人格,26岁的人具有此型人格走到哪都干不长久;呈现出的第三人格是任性人格。 把Ta的三个人格整合后,此人说现在的老板希望Ta参与企业的管理并给予一定股份,我又给Ta调领导型人格、团队协作人格,之前的灵性人格有缺陷,又调最佳灵性人格。领导型人格与最佳灵性人格非常轻松的调出来了,团队协作人格调来调去,调去调来才出来,出来后也是极不情愿。我就问Ta,现实工作中你是不是孤军奋战,Ta说是。 把后面三个人格整合后,此人身体出现不适,叫Ta把后三个人格释放出来,经过沟通、不断调理再次把后三个人格整合后,此人浑身舒畅。 至此,人格整合完毕,后又聊了些职场事供其借鉴。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