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当我们刻意地去压抑某个想法或者试图不去想某件事情的时

孙三丽
当我们刻意地去压抑某个想法或者试图不去想某件事情的时候,反而会让这个想法更加频繁地出现在脑海中。就像让你不要去想一只白熊,你却发现白熊的形象不断在脑海里浮现。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原因。 从大脑的运作机制来看,当我们下达“不要想”的指令时,大脑首先要识别出那个需要被抑制的对象,这一过程其实是对这个对象进行了一次强化认知。例如,当你告诉自己不要去想明天即将到来的考试,大脑在接收到这个指令时,先聚焦在“考试”这个关键词上,进而引发了一系列与考试相关的联想,如复习的知识点、考场的环境等。 从心理层面分析,这种抑制违背了我们的自然思维流动。人类的思维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节奏,就像一条河流,强行堵住某个支流往往会导致水流在其他地方泛滥。当我们努力抑制想法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和抵抗情绪,而这种情绪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对被抑制对象的关注。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宋园园
华燕
其实,未分化正是造成理想化期待的一个原因。虽然意识上很清楚“我是我,孩子是孩子”,但潜意识里依然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延续,会期待他做作业的时候“像我”。未分化还表现在,每天收到老师发的作业通知,“我”都会感觉自己有责任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孩子没做作业,就是妈妈的责任;当老师来电话说孩子不识字,不会算数,要求“我”在家陪他多练习,否则跟不上进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感觉云云,“我”就立刻有见诸行动的表现,因为感觉老师批评的是“我”和孩子的共同体。 由此想来,可能每当“我”要求孩子学习,他感受到的是“妈妈在叫我为她学习”,而不是“我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此外,“我”会希望孩子不仅完成作业,而且要完成的“好”,比如字要写得整齐、干净,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孩子作业做得好=妈妈好,做得不好=妈妈不好,妈妈不能在老师面前显得不好,于是无意识地要求孩子反复擦了重写,擦了重写,搞得孩子很泄气,产生抵触情绪。其实,那个战战兢兢,害怕“不够好”的,是“我”。 当“我”把自己和孩子剥离出来看,就发现,孩子很好,学习态度很好,而且,虽然慢一点,但一直在进步。那个一直打扰他节奏,激起他情绪的,一直是“我”。让“我”失望的,恰恰是自己。 惭愧之余,“我”也知道这是早年对父母模式的认同和内化,好在潜意识意识化以后,行为模式的改变就相对容易了很多。“我”开始允许一些以前不接受的事情:不想做作业就先玩吧;字写得歪扭就这样交上去吧;老师来电话,“我”态度很端正,回家还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主,让他以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这样做了以后,你会发现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孩子得到允许,情绪好了,也更主动了。而对“我”来讲,打破严厉的超我,让自我再长大一点,看似是对孩子的养育,也是对自己的养育。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