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人之所以痛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己看不清自己真正最想要的
孙晓芳
人之所以痛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己看不清自己真正最想要的是什么,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想要。所以很多时候把欲望当成想要,最后的结果是成为欲望的奴隶,走上一条与心❤️背离之旅。 人们常说有舍才有得,真正成为一个成熟的人,首先需要认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个时候自己也就不再纠结,不再徘徊,所以人生的前半生很大程度是逐渐发掘自身到底需要拿起什么,需要放下什么的一个过程。当明白了这点,自然也就畅快的开始活出自己了。
1温暖
0回答
温暖了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朱艳秋
所谓成熟,就是不断的去掉“我执”,面对那些我们看不惯的东西,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尝试去包容、接纳。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冯二玲
你必须允许每个人以他自己的性格而存在,不管结果最终如何;你要努力做的就是以某种方式利用这种性格的天性,而不是想着去改变这种天性,或是不经考虑对其进行谴责。 ~~~叔本华
王丽美
冥想和书写训练,像肌肉训练一样,去训练情绪,改变原有情绪模式,从而改善情绪。
郑洁
周艳丽
二、父母的问题,让孩子背锅。 在养育过程中,父母经常会出现一些不成熟的行为干扰孩子,而孩子为了生存,只能无条件的适应环境,接纳父母的情绪,并发展出相应的防御机制。 比如孩子有了小成绩,父母不以为然或是讪笑,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期望父母的夸奖,觉得这有什么可说的呀,不过如此,我是不值得被夸奖的。以致成人后面对别人真诚的赞赏,他感觉是陌生、羞抿的、不知所措,无意中将别人推远,可能会丧失一段美好的关系。 有时父母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将自己的需求个和情绪扔给孩子,保持自己的平衡,比如父母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父母对外界的恐慌,传递给孩子。 还有孩子成为父母的工具,夫妻争吵,对抗长辈,与别人攀比中,为了维持了自己良好的感觉,不顾及孩子的内心体验,在为你好的诱哄下,让孩子为自己担山赶日,占据了孩子成长的心理空间。 理想情况应该是父母去察觉、镜映孩子的情绪,看到理解赞赏,承接消化孩子处理不好的问题和痛苦,然后由父母转化成较为温和的接纳方式,整理好再给他。比如说孩子莫名的烦躁,哭闹甚至打滚,父母看到后,尝试理解在孩子那里发生了什么,为他的情绪命名,然后告诉他你现在可以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能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不断的成长。 但是现实情况是父母没有处理好的情绪、未竟事宜会不自觉的甩锅给孩子,这就是代际传递。
孙壮
好像从小到大我们的文化更多的强调【坚持】的可贵,却很容易忘了自己还有一个选项叫做【放弃】。有的时候,学会放弃比学会选择更重要。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