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经常感到空虚乏力、疲惫孤独、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对生活充满了迷茫并不抱有任何的希望、产生了虚无感、没有目标、没有信心,并对人生产生了怀疑,感觉人生毫无意义,以致出现了焦虑、自责、悔恨、内疚、郁闷、沮丧、绝望、兴趣减退,愉快感缺失等表情绪,自感身心被掏空了,这时就可能得了“空心病”。
空心病的形成原因和改善
1.爱与归属感的缺失
当个体从小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陪伴时,就可能导致他们对爱与归属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上的空虚感。这时可以通过建立亲密关系、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
2.自我价值感的缺乏
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过度贬低自己,就会感到自卑和无助,进而产生一种空洞的感觉。这时可以通过正念练习、认知重建等方法来提升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3.心理成长受阻
当个体的心理成长受到阻碍,无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时,就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等问题,进而加剧内心的空虚感。这时可以尝试接受心理咨询或参加个人成长课程以促进心理健康。
4.社会支持系统匮乏
因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网络会导致个体感到孤独和无助,难以从他人那里获得情感上的安抚和支持,从而加深空虚感。这时建议积极寻求并建立稳定的社会联系,如加入兴趣小组、志愿服务团队等。
5.人格发展不完善
人格发展不完善可能会导致个体缺乏目标和方向感,不知道如何规划人生,从而陷入迷茫和失落的情绪中。这时可以通过制定个人目标、追求有意义的事情等方式来帮助个体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