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第228天 适当沉

冯二玲
第228天 适当沉默,留有空隙地对话 在对话中出现沉默,我们大多数人的感觉其实是尴尬的,总想快点说些什么消除这些沉默。然而有20多年沟通对话经历的专业者却说“我所进行过的最难忘、最富有成效的对话,无一不曾出现过沉默。”正是因为有了沉默,我们在开口之前才可能有时间去反思对方的意思,思考自己要怎么回应。而有了这些思量,才可能出现高水平的沟通。 适当的沉默更有让沟通回到健康状态的调整功能。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如果你碰到下面这样的迹象,就暗示需要沉默了: 不等别人说完,你就想反驳。 才听了几句,就想给建议和下结论。 双方说话一直在兜圈子,没有聊到实质。 一个人滔滔不绝,别人没有说话机会。 我们习惯性的说话方式,常常会导致这些不理想的沟通状态。其实只需要借助片刻的沉默,就能放缓沟通节奏,一旦嘴闭上了,心就会打开,双方就能意识到,刚才的对话脱离了解彼此沟通的初衷。

2温暖
4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评论
相关回答
王倩倩
生活中,你,我,都避免不了一些烦心事,也常常会胡思乱想,冒出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让我们深陷其中。 我们的这些“念头”就好比故事中的那个“壮汉”一般,只是出现在梦境里,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 可是,生活中,我们却常常会被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所影响。心情不好的时候,会胡思乱想,或者总是为明天尚未发生的事情,而过于担忧。甚至,明明自己心里已经很堵了,也放下心中的那些念想。为此,就会让自己陷入“精神内耗”。 这不就像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吗? 为了一个尚未真实发生的,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念头”而为难自己,折磨自己,内耗自己。但是,我们却忽略了这个“念头”本身就不存在。 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自讨苦吃。 如果我们一直执着于那些不存在的“念头”而闷闷不乐,不就如同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了吗?如此,我们是不是有点太傻了呢? 千年前,刘兼在《江岸独步》中留下一句话,非常适合今天的语境。 他说:“是非得丧皆闲事,休向南柯与梦争。” 人世间的得失与是非,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何必为此争论不休呢?更不必执着于那些虚幻的梦境。 放下吧,放下那些是是非非,放下心中的那些执念。放下并非懦弱,而是一种坦率的勇气! 佛说:“人生如梦,得失无常,何必执着不放。心中无执念,方能得自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赵莎莎
生活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是金钱,是人际关系,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 我们想要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于过去。从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第二个束缚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的骄傲和自卑,而人们又经常借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客体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有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很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在通往人生的路上。 阿德勒的心理学就是这样把自我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中解放出来的,可是越狱成功以后,以前我们裹足不前,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阿德勒却完全把人生责任和选择的权利交给了我们,当我们可以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之后,会发现,我们其实一直都很自由,真正让我们裹足不前的原来正是我们自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