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
刘现乐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发现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只注意到这件事重要不重要,而不会去想在这件事里,我能控制的是什么。 如果是因为这件事很重要,你就应该担心,这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如果你任由自己担心,那你也就放弃了控制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彭充
大多数人都因“错误”的理由进入爱——为了终止寂寞,为了填满空虚,为了满足安全、性、爱、感情、财务……等等的需求。 每个人都有需要,你需要这个,我需要那个。爱人们在彼此身上看到了一个需要满足的机会。 于是两人开始交易,如果你给我你有的东西,我便给你我有的东西。人们把这种交易称为“爱”,而当对方无法给你对等价值的东西,你很难再交易,也就“不爱”了。 如果你深入去看人们的恋爱关系,它们就像是商业关系。很多怨偶,常觉得心有不甘,都觉得自己牺牲太多;很多失恋或失婚的人,会苦苦纠缠,也是不甘心。因为我对你一再付出,你就是不应该辜负我,你就应该给我回报,这样的爱,跟“做生意”有什么不同? 因为两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欲望,都为了满足自己而要求别人,这种关系怎么会有爱? 只要你需要别人爱你,你就是欠缺爱的人,而如果你心中欠缺爱,你又如何给人爱呢?那就好像两个乞丐在互相乞讨它们没有的东西。 爱不是名词,而是动词,爱的感觉,是行动所带来的结果。 用你希望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去做你希望对方为你做的事。
张旴晴
徐恒
当执着于一个事情什么时候有结果时 我们就被焦急的追求困住了 这时结果往往不会到了偏离预期 因为我们完全不能专注当下所做 那么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呈现呢 反过来能够放掉那个强求专注的去做 日积月累到达的地方可能完全超乎想象
李惠娟
常见的句式,只有怎样才能怎样,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路,只有他对我好才能幸福。让一对一的意义松动,有更多的可能,固着的能量就可以流动了。
胡周琴
父母本色心理的良好呈现是孩子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基石。母亲“柔性、感性、母性”的本色心理特点,能给到孩子稳定的心理滋养,给到孩子良好情感意识、情感能力的影响和内化;父亲“理性、刚性”的本色心理特点,能给到孩子心理上的安全感,性格上的力量感以及人生的方向感、责任感的良好影响和引导。孩子的成长、习惯的养成、健全人格的塑造离不开父母双方的共同努力。母亲善良温和宽容,父亲有责任有担当,孩子才能身心健康成长,家庭才能真正和谐和睦。 在传统文化中,父亲大于天,父亲代表着威严与庄重,但是,对于孩子过度管控,会破坏孩子的独立意识,导致孩子人格不完善。缺乏民主意识、强势的父亲会导致孩子形成自卑、懦弱、高敏感的性格,做事过于小心谨慎,不敢敞开心扉,长期压抑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女性的语言区较男性而言更为发达,大多数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好,但母亲不能过多去唠叨孩子、过度去担忧孩子。过多唠叨,过度担忧,给到孩子总体的感觉是被否定,不被信任。过多唠叨孩子时,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做得不好,母亲不喜欢我、讨厌我;过度担忧孩子时,传递给孩子的是:我不被信任,我能力不行,我容易出问题。经常被母亲唠叨、担忧的孩子,容易自卑,自我认同偏低,情绪容易偏激,不稳定。 渴望被父母认同和接纳,是每一个孩子的本能心理,而要做到真正去理解、认同、接纳孩子,确保亲子关系的亲密和谐,父母需要多关注自己的角色使命,努力呈现出角色该有的本色心理。
郭玉玲
“在爱的关系中,有可能克服我基本的孤独吗?在爱的关系中,我还能够做自己吗?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可能找到爱?”有时候我们为了找到爱,反而体会到了更多的孤独,甚至在爱当中更能够感受到孤独,这多奇怪。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