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感悟:(活在投射性认同里的人) 人的痛苦就
李鹏程
感悟:(活在投射性认同里的人) 人的痛苦就在于无法成为自己,要么不断的僵化接受别人的投射,去讨好别人,成为假自体。要么是不断的控制,往外投射自己的东西,逼着别人去做他想做的事情。这两种都是投射性认同,在不断的转换中,要么控制别人,要么被别人控制。这两种模式都没有学习和理解如何在关系中看见彼此、体验情感的流淌。
3温暖
0回答
李鹏程
温暖了
相关回答
田大朋
羸弱的身体,装不下强大的心灵;忧虑的心灵,会拖垮强壮的身体。
李芹翠
身体的健硕,需要运动,需要拉伸和阻抗, 我们坚韧的性格,内心的强大也需要打压、运动。 期中委屈就是一项强大内心的运动 适当的委屈,可以让孩子有心理弹性,心理空间,清楚自己的边界,扩大自己的心理边界。 作为父母,只要观察,适当的时候给予托底就可以了。
史冬英
可能有很多人有这样的痛苦,每到夜深人静该睡觉的时候,大脑就会自动开启高速模式,白天发生的所有细枝末节都像过电影一样重现,尤其是那些让自己感觉吃了亏的、没做好的事情,各种声音恨不得在脑海里开大会了,有时候还会联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些事,根本停不下来,结果当然就是失眠! 这种情况对一个人来说当然是非常内耗的,让我们无法向前看,无法专注于眼下更重要的事情,关键是过去的事想再多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那么那些看上去总是精力充沛、从不拖泥带水的人是怎么做的呢?实际上他们就是会每天为自己清零。 所谓清零其实就是让很多看起来未完成的事情结束。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每天晚上睡觉前,把自己今天所发生的最重要的5件事罗列出来,已经完成的就不说了,而没有完成的,要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件事今天就到这了。 可能你会怀疑,我说结束就能结束吗?也许并不能完全做到,但这个仪式感让我们人为地为事件画了句号,在意识层面强化了一个信息——我承认事情就是这样发生过了,这本身就是接纳自己的开始。 最后别忘了给自己的认同,你已经尽力了,今天自己很好了。
罗丹
近期读李碧华的短篇小说集《流星雨解毒片》,有不一样的感悟。早年喜欢她,是偏爱如张爱玲般奢靡的词澡,可以让我沉浸在故事中的酣畅淋漓,还有悲凉的底色。现在喜欢她,是她的故事有近乎蒲松龄《聊斋》的构思,当然她更懂什么时候将军和诛心...回过神来,人类这种生物衣服已又被扒了一层——这种近乎于刀的坦诚,这种冷眼和热心的反差,背后藏着大爱和悲悯。
张凤琴
窗外鞭炮声声,久违的年味再次在耳边苏醒开来,新的一年要来到了,此刻的我特别想对路过的每一位伙伴道声祝福,愿你的2025心怀期待,迎接未来的每一份时光,不留遗憾。
朱晓静
如果一个人活得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怎么会有空抑郁呢?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意思是这个人被允许遵循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并愿为之承担自由的代价。 这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生活态度。 做到这一点至少有个前提:真实。 真实是我们要有直面自己的勇气,也要有足够的自我觉察:能够“识别自己针对自己的阴谋,看清自己对自己设置的陷阱。”在这些个基础之上再做“创造性调整”。 看似一个个的“再决定”,实际上我们获得了一个个自我确认,从而让“自我”逐渐的丰满,这就是一种英勇的存在主义实践,而持续的实践,即是生命质感的来源。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