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第630天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如果一个人学会合

冯二玲
第630天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如果一个人学会合理地拒绝,就能减少生活中90%以上不必要的麻烦,避免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其实,我们人生中大多数麻烦,都来自于不懂拒绝。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学会说不吧,那样你的人生将会好得多。”学会说不,学会拒绝,为自己而活,才能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1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那晓旭
每个人身上都带有若干心理情结。专以客观科学方法研究“移情作用”的心理学家鲁伯斯基发现,对大多数人而言,在他们心理情结中有某些特别敏感、一触即发、人际杀伤力特别强的“超级按钮”,就称为“核心情结”。 每个人的核心情结不同。有的人是怕“被批评”,尤其从小被父母“说”得太多的人,只要别人给他一点改进意见,即使是善意的,便足以使他变成“刺猬”,准备应战。有的是怕“被看轻”,从小饱受被忽视之苦,长大后别人不采纳他的意见时,便犹如身受奇耻大辱,血脉贲张,激动不已。有的人极怕“被抛弃”,因小时父母离婚,父亲或母亲弃家而去,于是长大后在情绪上与行为上紧紧抓住自己的配偶或子女,不让他们有自己的心理空间。这样的人潜意识中缺乏安全感,对所爱的人是否会留在身旁没有把握,因而,他的核心情结是如何使配偶与子女委身于他,不断以爱的承诺带给他安全感。有些人的与上述“怕被抛弃”的人正好相反,他们怕“被需要”,受不了“被依赖”。也许这些人成长过程中被上述“怕被抛弃”的父母“黏得太紧”、“爱得窒息”、被情感需求压得透不过气来。因而,这些人的核心情结很可能是如何脱离“令人窒息”、“重重爱网”的束缚,争取个人的自由空间。 核心情结极易在日常生活中毫无防备、意想不到的时刻,以超凡的强度,被我们生命中最亲近的人(通常是配偶)引爆。

冯二玲
第660天 父 母 状 态 有没有感觉我们有时候说的话做的事就像我们的父母?对了,这就是我们处在父母状态。我们在父母状态的时候表现的就像自己的父母,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父母状态就包含了从出生开始,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的童年生活,也不可避免的对我们今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父母状态更像是一个法官,这个法官一直在控诉别人,给他们定罪,然后就能顺理成章的惩罚他们了。 对于很多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孩子来说,在父母面前时刻都有意无意觉得自己像个“罪犯”。被人定罪已经很糟糕了,可更糟糕的是连自己都觉得“有罪”。所以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审判中。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有的人会严厉的惩罚折磨自己,在一些极端案例里面甚至会施以极刑。即便对自己轻判,这种谴责和惩罚也有可能伴随一生变成了无期徒刑。 如果你的人生没有经过反思,那你就是你的父母同谋。你把他们的想法当成你的想法,把他们的观念当成你的观念,甚至把他们对你的判断当成你对自己的判断,因此家族的命运就这样开始循环了。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