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正念练习 充分体验当下 正念禅修(mindfuines

刘云清
正念练习 充分体验当下 正念禅修(mindfuiness meditation)一词最初源于佛教,可追根溯源至2500年前释迦牟尼的教导,后经卡巴金(1983)引用改创,正念禅修开始走入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 其后,莱茵汉(1991)将正念作为其构建的辨证行为治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4]。 根据卡巴金的定义,正念是“有意图的,不带评判的,对当下的关注和觉察”。 正念练习中,练习者需要不带评判的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7]。 例如,你在感受自己的喉咙,你觉得渴,喉咙和渴的状态就是你觉察到的内容,这时,如果你想到该喝水了,那么这次觉察就认为是带有评判性的。 与冥想不同,正念需要刻意地操作注意力,要求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持续注意,不加分析。 觉察时,我们的身体,情感,想法都会涌入脑海,这时候我们需要区分它们,集中注意,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 通过这种练习,可以增强自己身体感觉的敏感性,增强对情绪的觉察和理解,以及增强对情绪的耐受力,帮助自己忽略过去的痛苦经历和对未来未知的恐惧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冯二玲
第265天 感 恩 生 命 中 的 每 一 位 过 客 佛曰:前世500次回眸,才换得今生一次相遇。前世500次相遇,才换的今生一次相知。前世500次相知才换的今生的一次相守。 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曾装饰过你的人生。在我们牙牙学语之时,父母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父母见证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我们的喜怒哀乐,看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他们的背却渐佝偻,就让我们做他们的守护神,报答父母的拳拳深情。从古至今,中国社会都在强调感恩父母,从哀哀父母,生我勋劳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作为当代青年,未来的中国脊梁,必须感恩父母。在我们受到挫折时,抱头痛哭之时,总会有这么些人,伸出温暖的双手,及时温暖寒冷的心,驱赶内心的阴霾。他们就是生命中重要的过客——他们就是我们的朋友。友情不讲功利,只讲诚心,不讲距离,只求相应。人生因为友情才灿烂,有了朋友才有那么多的欢声笑语。那么对朋友多怀一份感恩之心。多一份爱和宽容之心,就会收获最真挚的友情。 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中伤我们,打击我们,但即使是敌人,是对手,可我还是要说一句,感恩。没有阳光的灼烧,就没有花儿盛开的美丽。没有狂风暴雨的冲刷,就没有干净明亮的天空。没有沙漠艰苦的环境,就没有花儿盛开的壮美风景。 感谢敌人,因为他磨炼了我们的意志。感谢敌人,因为他增进的我们的知识。感谢敌人,他磨炼了我的精神。 星云大师曾说,世界一半一半,好的一半,坏的一半,只有学会接受并感恩,才能收获完整的人生。甚至,每一个陌生人都能够成为我们感恩的对象。 有这样一首诗,你在桥头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一种风景,给人带来幸福。对身边默默付出的人,常怀感恩之心。仔细观察身边的美丽,有身边陌生的人事也能送去最真挚的祝福。 光阴似箭,似水流年。生命的长河是有限的,让我们慢慢走着,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过客。就能收获更多心灵的美丽。

肖洁
95%的人都有社交焦虑,但是大部分人依然可以正常地工作、学习、生活。以下列举了25个判断标准,看看你中了几条: 1.必须和有权威的人,比如说老师和老板对话的时候,我就会感到紧张; 2.和别人进行眼神接触对我来说有困难; 3.必须谈论自己或者自己的感受时我会紧张; 4.我发现很难和同事融洽相处; 5.和别人单独相处时我会紧张; 6.我担心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自己显得很愚蠢; 7.到店里退货让我感到焦虑; 8.我发现自己很难对别人的观点提出异议; 9.我总是担心自己在社交场合不知道该说什么; 10.我和不熟悉的人交往时会很紧张; 11.我总觉得自己在和他人沟通时会说一些令人尴尬的话; 12.在一群人中我会担心被忽视; 13.我不确定是否要和一个仅仅算得上认识的人打招呼; 14.如果别人能听到我打电话,我就会不自在; 15.在公众场所吃饭或喝酒我会感到尴尬或焦虑; 16.在公众面前表演、演奏或演讲让我感到焦虑; 17.当别人看着我做事时我会感到不自在; 18.打电话、发邮件或发短信给不太熟悉的人时我会焦虑; 19.在课堂上或会议上发言时有困难; 20.上公共厕所让我感到焦虑和害羞; 21.我很难与吸引我的人自如地交谈; 22.考试让我焦虑; 23.我在主持聚会或活动时会感到压力、会焦虑; 24.我发现自己很难拒绝推销员或律师; 25.我不喜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蒋营宜
为什么不敢建立亲密关系? 通常有这种困扰的人在成长经历中有过不同程度的亲密关系创伤体验,创伤发生的越早影响越大,恐惧感也就越强烈。 这些创伤通常与婴幼儿期和父母分离、频繁变换养育者、养育过程中被忽视、被贬低甚至被暴力虐待有关,而最严重也对个体心理发展影响最深远的是婴儿期的体验。 通常这些妈妈因为自身的各种原因对婴儿的需求反应迟钝,比如抑郁、焦虑情绪比较严重的妈妈,她们自己的情绪低落或者过度紧张。 当婴儿用哭闹发出求助或连接的信号时,及时给予回应和满足的妈妈会慢慢让婴儿建立起对妈妈的信任和依赖感,这是每个人成年后与伴侣亲密的情感基础。但抑郁焦虑的妈妈可能会对婴儿无动于衷或者烦躁不安甚至训斥打骂她们的孩子,妈妈的这些反应会让婴儿非常困惑恐惧甚至绝望,她们体会到的是无论她们如何哭喊外界都不会回应甚至是伤害性的回应,这些体验慢慢就形成了她们最初的人际关系感受基础——被拒绝、被抛弃、被伤害。 长大的过程中,这些创伤会慢慢被隐藏,但一旦有异性发出亲近的信号或者她们自己主动走近某个异性,随着靠近而来的是隐藏的婴儿期创伤体验被再度唤起,本能的自我保护让她们无法进入这种让她们极度不安的关系中,只有逃离才能回到安全的感觉里—— 一个人。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