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主动吃苦不叫真苦,被动吃苦才是真苦长久的苦!比如你主动努

冯二玲
主动吃苦不叫真苦,被动吃苦才是真苦长久的苦!比如你主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锻炼,虽然也苦,但这个苦换来的是自身实力的提高,是领导同事亲戚朋友的尊重与认可,是自己未来大好的前途和幸福生活!这是从结果讲。即使从过程讲,主动吃苦,由于是自己主动选择的,是可控的,而且吃苦过程中你还会感到充实进步,所以并不算真苦,甚至很多人还会感到不一般的快乐! 而被动吃苦就大不一样了。比如,你年轻时候,贪图安逸没有进取心,不愿努力学习工作和锻炼,生活也得过且过,那么结果就是找不到好工作,经常失业,没知识没能力没成绩没金钱,别人自然就看不起你,甚至身体也逐渐变差,那么各种痛苦接踵而来,你想抗拒躲避都不行,这种痛苦就是被动的吃苦。被动吃苦是真苦,而且你想改变也比较难,往往要有极大的决心和漫长的时间! 所以一个睿智的人应该主动吃苦避免被动吃苦!

3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那晓旭
追求优秀的父母很难纯粹地奖励孩子的行为。并且,一旦孩子做错或做得不够好,他们就会很不满,甚至收回对孩子的关爱。即使孩子表现优秀,他们也会在赞扬之后,加上一个魔鬼般的“但是”。潜台词就是:你还不够好。于是从小我们学会了,要获得足够的爱和关注,必须不断追逐优秀。一旦这个模式根植内心,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种用优秀换取爱的驯养方式,有什么后果呢?首先,优秀变成了一种自我强迫。从精神分析学派上看,我们早年和父母的互动方式,会内化到我们日后的人格中。那个总是提醒我们优秀的父母,会内化成我们的内在声音。在很多场景中冒出来,提醒、鞭策、审判我们。 优秀,不再是一种自发的追求。而是变成了一种对批评的防御,以及,习惯性的自我逼迫。 根据优秀程度来评价一个人,在职场中很正常。但在日常交际和各种感情里,却是关系的杀手。因为,每个活生生的人,不仅仅只有优秀一个维度。挑剔爱人的无能,谴责孩子的错漏,私下嘲讽朋友的缺点。看不见他们的其他闪光点,看不见他们的爱和付出。 在这种维度单一、缺少人性温度的功利审美下,我们很难对周围人满意。因为只要是熟悉的人,都会暴露出不优秀的地方。这种暴露,原是他们信任我们的表现,却成了我们挑剔和冷落他们的源头。 当我们做不到一直优秀,会怎么办?这时,讨好、卑微会产生。这时,情感控制会发生。这在年老的父母身上更常发生。他们需要操纵舆论、要求孩子孝顺,一旦孩子不如人意就骂其不孝。他们怕自己老了,无能了,就会被抛弃,被冷漠对待。就像他们曾经对待考不好的孩子一样。这些折腾,本质上是一种被抛弃的深深的恐惧……

王浩
心理动能不足的表现和相应处理办法 一般我把心理动能不足归结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恐惧类,比如害怕巨大声音,比如怕见医生,症状会出冷汗心悸气短。还有社恐也是我下面单独列为一类 第二类是迷茫类。被强势或者权威的一方安排。而没有自己的决定权。就是对方本身气场就比你强,所以你和这些人在一起就觉得很有压力。总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或者被他们干扰。你也无法对他们说no。他们在你面前总是会表现出你无法辩驳的气势。他往往会被强势的一方说带节奏而陷入他们设置的场景之中,无法接纳自己。 第3类是拖延类,做事没有效率。所有的计划都不能得到实施。 第4类涉社恐类。 第5类。负面情绪。没有同理心。很容易莫名的生气。容易逃避。容易冷战。 相应对策,第一第二类可以用到与非门之外的第三类状态。也就是门内状态/自由选择状态。这个后续我会专门介绍,咨询过我的学员应该很熟悉了。 第五类要学会催眠,催眠自己和对方,要能呆在看不清状态,接纳自己。 第三类和第二类有时候可以用一样办法,因为有些类似,但我建议更多的是行为疗法,就是不要停。 第四类,要能打开自己,变得open. 心理动能不足是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其中也包括同性恋,当然也许有人不认为这有什么,我也同意。如何解决动能不足问题是见仁见智从我这就做一些上述抛砖引玉的动作吧。

李有军
谈起原生家庭,许多人都会想起我们的父母,想起幸福快乐或不堪回首的童年往事,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那么深刻,甚至会持续一生。如我现在性格很孤僻,就是小时候父母对我很严厉,不准许我出去玩,所以我跟同伴接触少而养成了这样的性格。”;“我父母感情不好,经常吵架,让我很害怕婚姻,我现在恐婚其实就是因为父母没有给我树立好良好的榜样。”;“我一直想出国留学,但父母没办法在经济上支持我,他们觉得在国内就业就挺好的,所以我现在只能做我不喜欢的工作,按部就班的每天朝九晚五。” 简而言之,现在的一切都是父母造成的,而这一切往往都是自己不想要的、不满意的、是负性的。其实习惯批评和指责的人或许模仿和沿袭了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而不是选择“改变”和“创造”。如果时光倒转,你未满十八岁,很多东西你无力摆脱和改变可以理解。但现在,你已经是个成年人,出入各种场所都不需要父母陪同,衣食住行都是自己在打典,却依然还要把父母的影响和塑造挂在嘴边,这完全就是一种不想承担自我成长、拒绝长大的表现。如果你把如今的表现都追根溯源到原生家庭和父母,只能说明你并没有打算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且把所有的不如意都归结到了父母身上,并把父母当作了“替罪羊”。 我们从不否认过去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尤其是创伤性事件,以及至亲带来的伤害,在我们还没发展出独立人格的孩童时期,我们的确可能不加分辨的吸收着这样的影响,因为还不具备判断、分析的能力。父母要我们做的事,我们不能违背,不合理的要求我们无法反抗,每天生活在一起,父母的举手投足都会对我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如果你把现在的一切都归咎于过去,把你的落魄和失败都源于父母和原生家庭,那么你就会一面咒骂自己不堪的过往;一面会想方设法的去博得同情,而最终的落脚点就是不想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不想为自己的生活而改变,也不想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是懦夫的表现,也是无能的表征,如长期以往就会使自己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沮丧,并永远生活在暗无边际的痛苦之中,这难道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冯懿夏
今天偶然在咨询间隙刷到一个新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在中国,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有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的孩子大约有3000万,因抑郁自杀的人数高达20多万。 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但其中有一个让我唏嘘不已。 那就是“如果我不是精英,你们还会爱我吗?” 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接触的各类来访者五花八门,可以说各有各的痛苦,但比较常见的其实就是在抚育过程中抚养者的期待过高导致的超我过度严苛,致使被教育者自我弹性缺乏。 众所周知,超我与本我就像天秤的两侧,自我就像中间衡量的杠杆和砝码,链接着平衡着两端。一旦这杆秤失衡,势必走向“非黑即白”的极端。 而因为自我弹性差,内在容器破损导致的各种表征就千奇百怪了,比如失恋后对前任的恋恋不忘,收到欺负后的耿耿于怀,等等都体现在了情绪上的无法平衡,就像某种功能,它失调了,包括最近网络上流行被频繁提到的叙情障碍。 叙情障碍也被称为述情障碍,通常出现在神经症和各类心理障碍患者当中,是在1972年由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家Doctor Peter Sifneos 提出,他认为:他们给人与众不同却格格不入,好像完全来自不同的世界却依然被情感生活所主宰的社会。” 这类人通常无法正确精准的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自我感受,最大的困扰就是他们认为无法用言语描述出来的感觉对于他们而言就不存在。当发生某事触动了他的情绪机关后,此类患者是完全无法控制情绪的,想要摆脱却囿于其中。并且时常伴有躯体症状,使他们认为这是身体的不适,而忽略了心理问题。 而让人无奈的是,自我失衡僵化之下会导致的叙情障碍也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包括但不限于性压抑,抑郁,强迫症,幽闭症甚至自虐、受虐等等。不够灵活的自我无法良好的判断,而困于情绪之内不断内耗,无法妥善经营亲密关系,人际关系,最终导致害怕的结果反倒成真,颇有些“一语成谶”的味道,令人唏嘘不已。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