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心智的开发基于“空”,大脑的开发基于“有” 一切建立在自

王义丽
心智的开发基于“空”,大脑的开发基于“有” 一切建立在自我教育的基石和体验。 大脑与手臂 腿 内脏本质一样,会退化,路走多了腿会酸痛,会骨折,如何对大脑进行修复,重建,开发。每个人个性的不同也基于大脑发育的不同程度,所有才有了个性化学习和发展。会涉及到共性是什么?个性化是什么?持续不断的观察,关注,心力去探索和研究。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杨丽军
马特·海格在《活下去的理由》一书中,分享的40条关于“如何生活”建议: 1. 快乐出现的时候,享受快乐。 2. 小口慢饮,别狼吞虎咽。 3. 对自己温柔些。少工作,多休息。 4. 过去的一切你都无法改变。这是基本的物理原理。 5. 小心星期二和十月。 6.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正确的:“阅读和写作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有营养的冥想形式。” 7. 多倾听,少说话。 8. 无所事事的时候不要有罪恶感。也许工作比无所事事对世界的危害更大。但可以完善你的无所事事,让它是觉知的。 9. 觉察到你正在呼吸。 10. 不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刻,都要试着去发现美。一张面孔、一句诗词、窗外的云、涂鸦画、风力田。美可以净化思想。 11. 恨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情绪。就像为了惩罚一只蜇你的蝎子而吃掉它一样。 12. 出去跑步,再做点瑜伽。 13. 中午之前冲个澡。 14. 遥望天空。提醒自己宇宙是多么浩瀚。抓住每一个感受辽阔悠远的机会,这会让你看见自己的渺小。 15. 善良。 16. 要认识到想法只是想法。如果感觉想法不合理,就跟它理论,即使你已找不出道理。你是你头脑的观察者,而非受害者。 17. 不要漫无目的地看电视。不要漫无目的地上社交网站。要清醒地意识到你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别不重视电视,你要更重视它,这样你才会少看。无节制的娱乐将使你注意力分散。 18. 坐下,躺下,不动,什么都不做。观察,倾听你头脑的声音。不去评判头脑里发生的事情,随它吧,就像《冰雪奇缘》里的白雪女王一样。 19. 不要杞人忧天。 20. 看树,靠近树,种树。(因为树很棒。) 21. 听YouTube上面那个瑜伽教练的话,“走路,好像你在用脚亲吻地球一样。” 22. 生活,爱,放手。 23. 酒的数学是乘方运算。你喝得越多,就越想多喝。如果你很难止于一杯,那么更不可能止于三杯。加法就是乘法。 24. 当心那个缝隙。你现在身处的地方和你想去的地方之间的缝隙。只是想一下它,那个缝隙就会扩大,你就有可能掉到里面去。 25. 阅读一本书,别去想着要读完它。只是读。享受每个字、句子、段落。别期待它结束,或永不结束。 26. 在最深层次,宇宙中没有哪种药比善待他人令你感觉更好。

金素红
相信我们不少人,都有类似的困惑。 在外面总是和和气气,可一回到家,面对最亲近的家人,却很容易脾气爆发。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原因呢?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暴躁背后,其实隐藏着三个未被拥抱的真相: 第一是融合焦虑 “靠近你,我就害怕失去我自己” 当亲人关系过于亲密时,有些人会感到自己在被吞噬。 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可能会用暴躁推开对方。 就像含羞草,轻轻一碰就会闭合 这并不是讨厌对方,而是害怕失去自我的自然反应。 第二,对亲密的羞耻感 —“我需要你,但我不配说” 有些孩子在小时候,向父母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常常被忽视或者推开。 长大后,他们就会对自己渴望爱和关心这件事感到羞耻。 于是,他们用愤怒掩饰自己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 好像在说:“你看,我不需要你,我很强大。 第三,攻击性亲密 “伤你的话,是我笨拙的告白” 在一些家庭里,人们习惯了用攻击的方式来表达关心。 比如一个父亲总是对儿子很严厉,其实他是希望儿子能有出息。 就像小动物们玩耍时会互相撕咬,他以为这是一种亲昵的互动,却不知这样会伤害对方。 在精神分析领域,我们常说看见即疗愈。 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背后的原因,下次,当你又对亲人发火时,可以尝试着去觉察自己的内心,看看是不是受到了这些动力的影响。 是其中某一个,还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呢? 也非常欢迎你来分享你的感悟!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