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努力做事去迎合别人的夸奖,去努力活成别人眼中我们该有的样
刘珍
努力做事去迎合别人的夸奖,去努力活成别人眼中我们该有的样子。是把别人的声音放的太大了。 问问自己:你怎么看自己?你的需要是什么?你的害怕是什么?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邢松
凡是没有办法、带着厌烦、假装不知道或者干脆不理父母需求的孩子,都是早年父母照顾失当的“回报”
刘学影
张仲君
我们跟大自然的关系中,就有很多投射。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就是作者把自己悲伤的离别心情投射给了花和鸟。 所谓投射就是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情绪、冲动或者愿望放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因为他不愿意看到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他宁愿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些东西。 人际关系中经常有投射。 特别亲密关系中,最具破坏性的投射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亲密关系中的一方认为自己不完美、有低价值感,或者说是自卑。 这种自卑感实则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攻击,投射出去后,就成了感觉到对方瞧不起自己。 第二种,亲密关系的一方在一个看法上存在扭曲,认为爱和依恋是弱小的表现。 这种弱小感也会引起自己的屈辱感,投射给对方,就变成了害怕向对方直接表达爱和依恋,最后爱和依恋的需求就会变成对对方的指责。 用指责替代爱和依恋的妙处在于,既表达了需要,又使自己免于屈辱,因为把屈辱给了对方。 当然,这样做虽然保护了自己,却也破坏了彼此的关系。 投射往往跟安全感有直接关系。 环境的安全性对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每个人感受到的安全度却是不同的。 安全感较低的人,是把自己对他人的敌意投射到了环境中。 换言之,安全感越低的人,内心“杀人放火”的欲望越强烈。当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表达。 消除投射的方法就是增加沟通。沟通所呈现的事实,会使投射被收回。 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如果收回投射影响到人格的基本稳定时,有人也会选择对事实视而不见。 足够独立的、自我边界清晰的人,比较少投射。 一个人成长得越好,他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他就不会把自己的东西放到别人身上。
相辉
作家东野圭吾在《白夜行》中的一句话,非常扎心、直白,说出一个人性真相—— “人性这东西,不要对任何人抱有任何道德洁癖的希望,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半人半鬼,凑得太近谁也没法看。” 距离产生美,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当距离,“亲密有间”是健康关系的基础。 对于人性,多做理解,少贴标签。标签贴上容易,揭下不易。 人之初,有善亦有恶,很多人处于中间的灰色地带。善中有恶,恶中有善。 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每个人都是天使和恶魔的合体。如果用道德绑架别人,先审视自己,是否能达到严苛标准。 看透不说透,是一种生存智慧。世间唯有太阳和人心,不忍直视。 南怀谨先生说:“明白的看,糊涂的活。” 这是不和自己较劲,放过自己,才能宽容和理解他人。当下的生活,很多人活着都需勇气,“得饶人处且饶人”。 心身同修,提高内在能量,可以降低遇见烂人、破事的概率。 生活是一场盛大的修行,在修行中生活,活好当下,过好“此时此刻”,才是正道!
王义丽
荣格分析性心理学是建立在荣格与自我灵魂对话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践中,那么除非自己与灵魂合二为一,才能理解荣格的一切学问。
戴俊杰
有时候,换一个角度,可能正好豁然开朗。 急于解决问题,不如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这个问题不解决,是不是也有很多的好处?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