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有一个小男孩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在班里,他的学分修得最少,

冯二玲
有一个小男孩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在班里,他的学分修得最少,但平均成绩仍无法维持在及格线。家长和老师为这个问题学生想了不少办法,效果却不明显。后来,他的母亲请一位心理学家帮忙。心理学家告诉她,她的孩子学科修少了,应该多修几门课,至少应该和其他学生修同样多的课程。母亲将信将疑,孩子比别人学得少都学不好,增加课程岂不是“雪上加霜”?在心理学家的一再要求下,母亲及其老师采纳了他的建议。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个学生所有课程的成绩不降反升。这是为什么呢?心理学家解释说,这个孩子并不笨,事实上他真正需要的是如何打起精神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增加课程的目的就是遏制他的惰性,逼出他的积极性。   一位叫诺斯古德·帕金森的历史学家,偶然听说此事后,产生了浓烈的研究兴趣。他随后发现,类似小男孩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比比皆是,任务太少、时间太多反而使人懒散、缺乏原动力、效率低,可能还会大幅度提高错误率。譬如,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一整天: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决定去寄明信片时是否带雨伞,又用去20分钟。做完这一切,老太太劳累不堪,在去街头邮筒发信的途中,她突然发现,自己居然忘记贴邮票了……同样的事,一个工作特别忙的中年人可能花费5分钟在上班的途中就能顺手完美地解决了。   帕金森发现,工作会自动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他就会放慢节奏或者增加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工作膨胀出来的复杂性会使工作显得很臃肿,在这种时间弹性很大的环境中工作并不会感到轻松,相反会因为工作的拖沓、膨胀而苦闷、劳累,从而精疲力竭。   你有时候感到很累,也许并不是因为你承担的任务太多,而是因为你花费的时间太多。在合理的前提下,让自己做得更多,会让自己做得更好,也更快乐!

3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李萍
如何发现孩子在自我探索? 01、一会觉得自己很优秀,一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配; 02、会跟父母讨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我为什么学习; 03、会喜欢看小说、电影、Cosplay,代入角色体会别人的人生; 04、会变得开始内耗,内心很多个小人在打架; 05、会很愤怒,开始跟父母对抗。 这些都是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开始的自我探索,如何发现孩子在自我探索? 01、一会觉得自己很优秀,一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配; 02、会跟父母讨论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业,我为什么学习; 03、会喜欢看小说、电影、Cosplay,代入角色体会别人的人生; 04、会变得开始内耗,内心很多个小人在打架; 05、会很愤怒,开始跟父母对抗。 这些都是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开始的自我探索,这个阶段会从青春期进行到青年期,我们父母能做的是尽量缩短这个探索期,引导孩子到达青年的彼岸。 父母该怎样帮助孩子? 1.改变教养方式 父母民主而不强制的管理方式,能够使孩子在自我同一性发展、学业成就、社会性以及心理健康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是在我国背景下研究发现:溺爱型教养方式更利于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得分略高于权威型的教养方式,这可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权威教育有关。 也就是对于童年期的孩子,我们可以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让孩子去学习,写作业,安排时间规划。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要改变这种方式,明面放手,暗中观察,及时支援。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有一些事情要做,你自己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有需要帮忙随时说话,我们都在的。 2.改变交流方式 家庭交流方式,包括个性和沟通性两个方面。 个性包括两个维度: 自我表现:即提出并交流观点的能力; 分离感:即运用交流的模式来表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沟通性也包括两个维度: 共鸣性:对他人观点的敏感和尊重; 渗透性:即对他人观点的开放性对个性与沟通性均有促进作用的家庭气氛。 鼓励孩子个性发展,让他们发展自己的观点,鼓励相互沟通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同一性的形成,为孩子提供一个探索社交的安全基地。 但当沟通性强而个性化弱,孩子常处于同一性封闭;相反的是沟通性弱,孩子常常处于同一性扩散,家长如果经常解释缘由、接受孩子的观点,就会比经常表现出批评和贬损更能促进孩子的同一性发展。 此外,能够给予孩子问题解决权利的支持性家庭,其交流方式能够促进个体的同一性沿着健康模式发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