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恭祝你,当你开始觉察时,已在做自己的路上……寻求专业的帮
张彬彬
恭祝你,当你开始觉察时,已在做自己的路上……寻求专业的帮助,突破会更快
3温暖
2回答
尚俊平
温暖了
评论
咨询师
任洪芝
4年前
相关回答
黄启士
安慰一个哭泣的人,最好的方式不是说“别哭”,而是说“你一定很痛苦”,这就是共情。人类最高级的安慰,是理解别人的痛苦,并且陪伴她。
郭玫
来到了创造性世界,创造了这个世界;你创造出来的东西只对你有意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终的赞美是被发现和被使用。 ———唐纳德·温尼科特,1968
李娟丽
和钰蓉
感性思考让我们快速觉察他人情绪,保持善良且敏感,但有时感性会让我们沉浸在个人情感世界中,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因此在保持感性同时,修炼逻辑思考能力。
刘苗苗
如何化解孩子的“功能获益” 该手记内容已经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且文中人物皆为虚名。 孩子成为父母“博弈工具”的具体表现:比如妈妈拿着孩子与老公、爷爷奶奶、整个家族对抗;不愿意让孩子像他的爸爸/妈妈那样;让孩子成为夫妻之间对抗的一个口实,只要家里谈到孩子,冲突就来了;常把“要不是为了孩子早离婚了”挂在嘴边,孩子成了平衡婚姻、博弈婚姻的工具,等等。 孩子一旦成为博弈工具后,孩子就要发挥他的“功能”。那么在父母冲突、对抗、矛盾时,孩子夹在中间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比如,妈妈觉得爸爸不爱她、爸爸的心不在家里而是在他的父母那儿,妈妈在和爸爸对抗的过程中,总和孩子说爸爸以及爸爸家族的不好。在这个过程中,爷爷奶奶只要想看孩子,妈妈就刻意不让孩子去见,把孩子封闭得紧紧的,和孩子处于一个过度融合的状态。孩子作为了一种妈妈和爸爸交换、博弈的筹码,孩子起到了妈妈对爸爸以及他整个家族的对抗的功能作用。 比如,父母早期是为了孩子不离婚、而不是夫妻间有感情不离婚,后来孩子生病了,妈妈为了不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而选择隐忍,为了生病的孩子不再去和爸爸争吵,其实孩子依然是夫妻间博弈的工具。此时孩子生病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他调整家庭中父母的关系。 比如,当夫妻间有冲突的时候,两人冷战不说话,待到要修通关系了,一方想向另一方示好,就以孩子为理由,孩子又成为了夫妻间博弈的工具。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夫妻间关系已有改变,其实还是没有绕开把孩子作为博弈的工具。 (1)关系的获益:孩子如果成为夫妻博弈的工具,孩子的心理疾病和症状就是博弈工具的“功能”,疾病=功能,在关系中会有“功能获益”。比如孩子去平衡、修通父母的关系,保证父母不离婚、不吵架、不发生冲突,保证父母谦和的态度;比如孩子只有抑郁了,离婚后的爸妈才会陪伴他,他用自己的病把爸妈连接在一起,还自己一个完整的家庭,等等。 (2)孩子自身的获益:孩子夹在夫妻之间的功能一旦形成,孩子自身也有“功能获益”。①他有价值感,潜意识里会认为自己拯救了父母,他不上学没有力量,但是在家里有存在感,有价值感;②孩子潜意识里不敢好起来,因为怕父母的改变是假的;③潜意识里孩子也依然在训练、在引导他的父母继续争吵,而让他的功能继续发挥作用,继续被夹在中间,因为他在学校里的功能发挥不出来。 因此,家长们都要思考:如果孩子不生病、没有心理问题,他的“功能”能否实现? 父母冲突、对抗、矛盾,孩
刘景红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你想控制一个事物,这个事物已经控制了你,所以解脱即在当下,没有执着才能产生这个心念。 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自己跟自己的关系,所有的关系最终的目的,并不是能够走多远,而是在过程中对自己探索和醒觉,也因此关系中所产生的痛苦并不是因为对方,而是源于我们内心! 如果能修复内心的缺失和恐惧,那么就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如果不明白你的敌人是你自己的话,你会把所有的时间用在埋怨他人和改造他人上,这样你永远不会得到你想要的,你希望避免痛苦,但你走错了路必须了解痛苦,并非是他人造就,才能够拥有得到幸福的权利。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