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当父母吝啬给出一些赞美和欣赏,而一定非要表现出一副严厉的

张丽坤
当父母吝啬给出一些赞美和欣赏,而一定非要表现出一副严厉的样子,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可能他给不出来,另方面是孩子的需要刺激到了他内在的需要,即对温暖的渴望和需要。 而人格不够强大时,对温暖的需要是会让父母有羞耻感的,就只好屏蔽掉自己的温暖。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爱,也不会允许孩子向他表达温暖,表达爱。他没有能力去分享这种情感,也无法跟孩子做情感上的交流。 有一部分父母处于这样的一个拒绝性的客体状态,我们通常说的,在孩子面前会端着。为什么要端着?因为我害怕我把“我爱他”表现出来后,这个孩子就被惯坏了。这个爱的力量太大了,在他们的认知层面里面,一旦他们表达“爱”,孩子就被摧毁了。孩子长大之后就会习得一个祖传的秘籍:严肃,回避。他们学习到的就是严厉等于爱啊,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其他的爱的方式。 当你拿不出温暖和爱,甚至连孩子开心的时候,你都会忍不住想去打压。因为在你看不见的深处,那里从没有感受过这样的欢乐温暖。在那个黑暗的角落,堆得满满的都是委屈、愤怒,以及对爱的深切渴望。 当父母冷漠地对待你的时候,你心里那么多的委屈愤怒。这个情绪怎么处理?必然要有一个防御,没有防御我们就活不下去了。那我就只能长大后像你一样厉害、强大。就是向攻击者认同:以攻击的方式对待一个人,是因为有人曾经攻击过你。这样就可以防御掉委屈和愤怒。有一天也会成为这样的攻击者,继续对待身边的人。 曾经受到的痛苦和伤害,有很多愤怒没有表达出来。当看到身边的人开心的时候,不免有嫉妒,不公平感。“我没有得到过的,我也不想看你得到”。这样的状态下,再亲密的关系都会以破裂结束。 爱自己是最好的良药,过去无法改变,但未来由你来书写,终其一生勇敢坚持关爱自己,保护好自己,让自己生活地更舒适;当你的内心充满爱和喜悦时,这就是你的努力带给自己最好的回报。 生命的延续,不是忠诚地追随父母,而是允许自己过得更好!

1温暖
1回答
清媛
温暖了
#
评论
清媛
1年前
严厉的父母无法满足孩子们“无条件被爱”的需求 培养出的孩子不是讨好型人格就是情感冷漠

1
相关回答
谢芳媛
去老丁家做客,刚放下果篮,他就招呼我去帮忙,说厨房的水池里养着两条鱼,让我去看一下哪条鱼长得更帅。   我一脸诧异地问:“然后呢?”他停下正在切菜的手,然后用刀挡住一只眼睛,怪笑着说:“嘿嘿,长得帅的就是今天的下酒菜!”   提起老丁,我的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形容词是“俗不可耐”。   作为一位教古代汉语的大学教授,他最喜欢聊的话题居然是催婚、催生、催买房。他平生最大的愿望是开家店,左边说媒拉纤,右边房产中介。为此他说过一句“名言”:“但凡劝人不上学去打工的,或者劝人不结婚、不买房、不生娃就在一起过日子的,都有问题,不管是以‘为你好’或者‘我爱你’的名义,还是以文艺或者自由的名义。”   除了话题俗,他的喜好也俗。他喜欢看低俗的言情小说。他最喜欢听东北二人转和老调梆子,对一群人端坐着听的那种音乐演奏会根本提不起兴趣,也不会关心波伏娃瞧不瞧得起男人。   他的衣着打扮也很俗,一旦收起了笑容,就像是烦人的教务处主任;一不小心笑歪了嘴,就是地主家的傻儿子。   可尽管如此,所有熟悉老丁的人又会觉得:他俗得让人服气!   他能把枯燥的古代汉语课讲出麻将馆的味道,所以他上公开课时,教室常常被学生们围得水泄不通。   他能从低俗的言情小说中总结出人性的种种,然后还写进论文里发表了,并且获奖了。   他拜了专业的老调梆子演员做老师,然后在民俗比赛中的表现不亚于专业选手。   他不怕吵闹,逢年过节去看二人转节目,一看就是一整天;他也不怕独处,跟自己的鞋子也能聊一个下午。   那天吃饭的时候,我问他:“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你这么俗气,就不怕被学生们笑话吗?”   他用力地吸着螺蛳说:“他们怎么看我是他们的事,又不是我的事。再说了,不被人笑话就脱俗了?”说完换了一颗螺蛳接着吸,然后冷不丁地补了一句:“来来来,告诉我,都有谁笑话我了?我保证不打死他。”   真正高级的个性是,既能和这个世界抱作一团,也能自己一个人玩。   这样的人能够坦然地活在这个闹哄哄的世界里,不装腔作势,不装神弄鬼;理智成熟,但童心未泯。   如果他的心里真的住着一个俗人,他敢把他放出来,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看见。   生而为人,要么就努力到能力出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