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方法2:苏格拉底式提问。遇到困惑时,尝试问自己以下几个问

罗永丽
方法2:苏格拉底式提问。遇到困惑时,尝试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举个例子,公司团建,没有通知你,你不知道这件事情。那么可以进行如下苏格格拉底式的提问: 1. 事实是什么? 公司团建,没有叫我 2. 我的主观想法是怎样的?同事们不喜欢我,不待见我,领导也不待见我 3.哪些证据支撑了我的想法?他们都去团建了,就我一个人不知道 4.哪些证据与我的想法矛盾?我平时和同事相处愉快,合作也很愉快。近期的工作表现还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5.我犯了哪些思维错误?妄下结论,灾难化问题。 6.我还可以怎么想?也许他们都以为我知道,所以没有和我说起。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冯二玲
如果想让家庭中的男人出人头地,女人就要回归本位,做一个温柔似水的女人。 母亲的爱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代替她。母亲无微不至的配合让孩子经历了全能自恋期。婴儿早期的全能自恋必须得到充分满足,否则他们就会立即陷入可怕的无助感中,这个时期孩子也在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信任和自信是两个概念:自信是信任自己,有些人很难信任别人,其实是他不信任自己。基本信任源于母爱,我有资格被爱,我有资格活着,这是基本信任。资格感也在这个时期形成,这个世界是安全的,我能够活下去,小婴儿对这个世界唯一的需求就是活着,快乐的活着。 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不再满足他的每个愿望,他开始受挫,全能自恋逐渐破灭,这也使得他能够逐渐分清主体-客体关系,但有很多长大的孩子或成人还有全能自恋,而这些人背后通常都有一位“完美妈妈”。所以,温尼科特提出一个概念“足够好的妈妈”。在一岁前孩子需要完美妈妈的呵护,百分百满足他的需求,一岁以后孩子的需求不需要全部得到满足,他会遭遇一些挫折,但整体依然是顺的。“足够好的妈妈”可以让婴儿大致获得一种整体性的感觉,即我基本可以掌控我的世界,这种感觉获得后,他便能够安然度过一些不被满足的时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的陪伴是无法替代的。 母爱之所以伟大,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其他形式的爱是为了连接,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是一场得体的退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试探并开拓自己的人生边界,而妈妈则永远祝福着自己的孩子去进行自己的探索,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一个健康的妈妈能够知道这些分离过程:第一次是分娩时,第二次是孩子能够脱离其怀抱时,之后是孩子步入学校时,然后是孩子开始工作,走出你的世界,探索他自己的世界时。 在亲密关系当中最好的爱是放手。

姜琳琳
接纳和认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它们分开: 一、定义区分 接纳是指接受、容纳某个人或事物的存在,无论其具有何种特点或行为,不带有评判地允许其进入自己的生活或心理空间。例如,你可以接纳一个有缺点的朋友,承认他的不完美,但并不意味着你认同他所有的行为和观点。 认同则是对某个人的观点、行为、价值观等表示认可和赞同。比如,你认同某人的努力奋斗精神,意味着你认为这种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二、态度表现 1. 情感反应 - 接纳通常不会产生强烈的积极或消极情感。当你接纳一个人时,可能只是平静地对待他的存在,不因为他的某些特质而产生过度的喜欢或厌恶。 - 认同往往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如欣赏、赞美、钦佩等。当你认同一个观点时,会对其产生共鸣和好感。 2. 行为表现 - 接纳在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包容和忍耐。你可能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尽管他们的行为方式与你不同,但你能够容忍并与之和平共处。 - 认同则可能促使你采取与被认同对象相似的行为。如果你认同一种环保生活方式,你可能会主动采取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减少能源消耗等。 三、心理过程 1. 思考方式 - 接纳更多地是一种对现实的承认和接受,不需要对被接纳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价值判断。它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心理状态,关注的是事物的存在本身。 - 认同则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和思考。你会对某个人或事物的价值、意义进行评估,然后决定是否认同。 2. 心理需求 - 接纳往往是出于对多样性的尊重和对自身内心平静的追求。接纳不同的人和事物可以减少冲突和压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谐。 - 认同则通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需求。当我们认同某个人或事物时,会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了体现和支持。 四、应用场景 1. 人际关系 - 在与他人相处中,接纳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我们不认同对方的某些行为或观点,也可以通过接纳来保持沟通和合作。 - 认同则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伙伴或加入某个群体时更为重要。认同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 个人成长 -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我们可以接纳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不是过分自责,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努力改进。 - 认同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可以引导我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认同优秀的榜样,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提升自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