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 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
王欣梅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 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 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 ——杨绛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王冰冰
以前有一个人见到吉祥天女,他很高兴,但发现在面貌和善的吉祥天女背后,还有一位面目可憎的女神,他便问吉祥天女:您背后的是谁呀?”天女说:“黑耳女(祸神)。”“可是我只想见您吉祥天女啊,她来干什么?我不想见到她。”吉祥天女回答说:“无论在哪里,我们都是一起出现。只见我而不见她是不可能的。”祸福、得失、生死、苦乐、聚散,所有成对的都是这样,自带反面,可我们只想要一面。
宗阳
人和人最好的相处方式是什么?想要两个人的关系舒服和长久,一定要懂得“三七定律”。 换句话说,不要追求时时圆满、事事无憾,而是要学会交往时有所侧重,留出一些灵活的空间。 太用力的关系,无法长久;太投入的感情,无法善终。 只有守住一定的界限,保持足够的智慧,彼此之间才能相处不累,相伴久远。
崔海霞
在成功学泛滥的今天,很多人受困于生活的标配中,认为住别墅、开豪车、身价过亿才是成功。实际上,生活没有标准答案,成功也没有标准定义,做个普通的人,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
李思云丹
不是的 每个个体都是独特的,对养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自己的需求不管是多是少都没有错; 而每个个体出生时父母是随机的,他们能给的养分不一定匹配自己的需求; 所以只是匹配问题,不匹配就需要我们转向自我满足之路,要记住,我们的需求没有错,不必委屈压抑它; 那些父母无法给予我们养分,我们有责任成为自己的好父母,找到好的方式补给自己。 ——做个好父母养育自己独特的内在小孩
胡周琴
一,婴儿全能感的关键期(出生~100天): 母亲满足婴儿的需要是婴儿分化的基础。婴儿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发展现实感,发展出真自体;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压抑需要和全能感,发展出假自体。 全能感,是抵御艰难困苦的武器。 二,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8个月): 6~8个月是训练婴儿咀嚼和吞咽能力的最佳时期或称敏感期。此时要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 三,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 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四,语言发展关键期(2~4岁): 孩子从出生到掌握语言,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而语言发育的关键期是2-4岁。9个月到2岁,是理解语言的关键期,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 五,想像力发展关键期(1~6岁): 六岁以前,是孩子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想象力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1-2岁,出现想象的萌芽,依靠相似的事物想象; 2-3岁,发展初级阶段,想象没有目的; 3-4岁,自由联想性质的想象; 4-5岁,无意想象开始出现有意想象; 5-6岁,想象开始以有意创造为主,而且内容丰富,情节新颖。 培养孩子想象力,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 六,文化敏感期(6~10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好奇,对万事万物都非常感兴趣,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七,黄金阅读期(8~4岁): 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八,独立关键期(12~15岁): 理解、引导、鼓励、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这个阶段出现问题,孩子将很难真正长大。 九,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父亲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十,规律 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梁芳
道理都懂,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因为道理都是别人的道理,而非自己的体验。人需要带着道理去现实中体验,去践行,然后在体验的累积中获取成长的蜕变。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