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边界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在一段关系里面,心照不

朱志伟
边界感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在一段关系里面,心照不宣的一种「契约」。它是任何一段关系能够成立的前提。只有明确了边界的存在,让彼此双方都能遵守这个「契约」,这段关系才得以成立,能够保持长久。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有后续的真诚、互惠、共情……如果一个人缺乏对边界的维护意识,那么他就必然很容易被别人所主导和干预,很难拥有足够的自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一个人缺乏对别人边界的尊重,那么他就很容易引发其他人的不快和排斥,难以跟别人建立长久的关系。 如何才能建立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边界感」呢? 首先,最基础的一条,就是要做到彼此尊重,尊重每一个人,哪怕是跟你观念全然不同的人。第二,保持心态的开放性,当身边人心情不好,向自己倾诉的时候,放低自己的姿态,用「空杯心态」,去跟别人沟通,去接受别人的表达和倾诉。不要自以为是,不要越俎代庖,不要自作主张,而是聆听,接受,包容。第三点,是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实际上是把对方跟自己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来对话,是尊重对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主性。当你拒绝别人的求助时,不需要感到内疚,你应当相信他能够接受和理解,也有能力能够克服这个困难;当你需要「麻烦」别人时,不需要感到害怕,你应当相信他能做出合理的决策,他如果答应你,那么一定是他深思熟虑之后、觉得正确的选择;最后,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在尊重他人边界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建立自己的边界,设定好自己的规则,并告诉别人你的边界。

1温暖
0回答
付伟丽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彭充
所有人都可以在心理咨询中获益,但这不并等同于所有人都需要心理咨询。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什么呢?是动机,我认为认同心理咨询能够帮助一个人成长获益是个必要前提条件,不仅仅是来访者需要,咨询师更是需要。这是我们的基本发心,没有它,咨询师会丧失职业敬畏和专业精神,会漠视错误,会将其作为狭隘的精神满足或商业追求。 其次,我们要明白心理咨询这件事要促成什么。尤其是针对形形色色,不同人格,不同社会面貌,不同期待的来访者时。就像前面所说的,如果一件事情能让所有人类群体获益,那么它必然可以量化一些“获益性的指标”,如自我了解,人格完善,关系模式改善/改变,社会功能增加等。 我认为心理咨询本质上就是在做一件事:让一个人在促进性的关系里获得自己无法独立实现的心理成长。这样我们就可以简化出两个必要元素:关系和成长。但关系本身不代表成长,关系只是不可或缺的前提,心理成长是个复杂性过程,需要诸多技术要素能在对话和互动中恰到好处的识别和干预。 很多人都在强调关系,却不知道关系为何重要,关系绝对不是简单的陪伴,因为咨询师的陪伴肯定抵不过一个可以随时应答并给予现实回馈的朋友或亲密伴侣。 关系甚至不仅仅是理解,但理解可以帮助建立关系。一个人为什么愿意付费呆在一段关系里?那一定是TA体验到了一些大于自己支出代价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又是现实关系所不能提供的。 这样的东西是什么呢?是预期。预期是一种对未来自我的承诺,这种承诺不仅仅是关系体验带来的情感性反馈,还有理性上对这件事最终能带给自己什么的清晰认识。所以咨询师在咨询关系里要不断的消除咨访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为咨询师认同的价值,在来访者那里未必等价,有时候咨询师做了对的事情,却往往因为来访者感觉不到这份价值,最后选择放弃咨询。 但咨询关系最终能达成让来访者心理成长的部分,却是另一样东西:心理发展空间。这是个很抽象的表达,但它真实存在。现实关系之所以难以促进成长,就是因为它具有心理排斥性。它要么是满足的,要么是挫败的,或者在修复时不伴随深度的心理省察过程。现实关系并不欢迎心理分析式的体验,因为分析否定着现实所肯定的真挚。By the way,如果你想破坏现实关系,就分析它吧。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