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我们不仅要感恩身边的亲朋好友,还要感恩那些生命中的“敌人
李有军
我们不仅要感恩身边的亲朋好友,还要感恩那些生命中的“敌人”,虽然在当时看来,他们是在伤害我们。其实宇宙间没有加害者,也没有受害者,一切都是共舞,所有生命都在彼此贡献。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敌人、仇人、恶人、讨厌的人都是前来辅助我们的天使,都是已经约定好的参演者,他们履行自己的灵魂契约,对你反向发力,带你离开挡道的位置,把你推回顺流的主道之上,而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们忆起自己是谁,觉醒于生命的真相,找回属于自己的力量,从而体验旅程的完整美妙。
1温暖
1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
个人成长
评论
风
11个月前
不敢苟同
相关回答
梅华晶
懂你的人不用解释 不懂你的人无需解释 尊重彼此的不同 但无需苟同
杨晶心
王晓静
观念与别人不同之时,别怀疑自己。 当想法跟别人一样时,要立刻反省。 做自己才能成为厉害角色, 而不是活在父母的期待里。 保有自我、肯定自己,而不是去讨好别人。
那晓旭
人该如何存在这个问题上,儒道释都有消减欲望的观点。 比如:佛家的苦行僧,儒家的灭人欲存天理,道家的清静无为。精神分析的祖师弗洛伊德也是遵从禁欲主义。
何艳丹
溺爱,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与自信联系起来,他说,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拥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会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这一目标。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一个人自己的成败体验。大人或许以为,孩子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实际上,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他要做的太多尝试都很重大,完成这些任务,要调动很多东西,头脑、身体和心志等。每完成一个他认为的重大尝试,都会让孩子感觉到“我自己行”,久而久之就帮助孩子形成了强大的自我效能感。 若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总是“帮”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这其实意味着,父母破坏了孩子的探索过程,破坏了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过程,最终在孩子脑中形成一个逻辑——他能否实现一件事取决于大人是否帮他。 所以,让幼小的孩子独自探索,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这时,在大人看来,孩子的天地很小,但在孩子看来,这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要先在这个世界里证明自己的力量,而后才可能信心十足地在更大的世界里去证明自己。
周鹤宁
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个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寻求和创造;另一个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