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人的一生, 就是一场心灵之旅。 用心做事,不是为事,

冯二玲
人的一生, 就是一场心灵之旅。 用心做事,不是为事, 只是借事修心。

4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冯二玲
“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可恶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意思是说,今天我们看到一个人很可怜,可是你看过他从前可恶的样子吗? 或者今天他这么可怜,难道都是别人的错吗? “当我们用一根手指指向别人时,其实另外三根手指却指向自己。” 在心理防御中,“免除自我负责”不单是个人常玩的游戏,还是我们集体共同的游戏。 比如,“不景气,公司不赚钱”是环境的错; “身体不好,得了慢性病”是遗传的错;“孩子考试没考好”是因为老师不会教,同学太吵。 人们总是习惯将问题的原因归咎给外界,因为不想被责备,不想承担。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追求美满的关系、愉快的生活。 可我们有时发现,幸福、美满其实并不容易。 我们经常会无意识地毁掉自己的幸福,毁掉自己的亲密关系,我们会对着亲密的人大喊:这都是你的错! 也会一股脑地将问题和责任都推到对方身上,将自己包装成一个十足的“受害者”。 受害者心态,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心理,将一切不快乐不幸福归咎于外人,使自己短暂地获得了同情、安慰。 实际上,却丧失了对人生的掌控能力。 有些人会把挫折当成机会,并通过解决难题收获成长;而有些人则总觉得问题都在别人身上,不顺来源于环境——这就是典型的“受害者心态”。 完全把关系的矛盾,推责给对方。 受害者心态在普罗大众身上广泛存在,却让人难以发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思维模式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在任何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一个弱小的受害者,而与之相关的人和事就会被描述得非常强大。 当某人进入受害者的角色,就会把他人或者外界投射为对自己的加害者,实际上就是把自己和外界对立起来了。 “受害者心态”患者另一种逃避自我的方式是“寻找替罪羊”。 这是一种责任转换系统。 受害者的心态是潜意识里对自己的放弃,其思维模式表现为: (1)受害者看不到自己强大的一面 (2)受害者不想长大,不想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3)受害者会逐渐贪恋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 若你要摆脱掉受害人人生模式的制约,首先要看见自己是否处在受害者模式的圈套里。人不自救,天也难佑。放下受害者的心态,没有谁天生来针对你。

时峰
正所谓“相爱容易相处难”,爱上一个人不难,难的是如何跟相爱的人相处。爱是一门学问,并非天生就会,而是需要后天学习。 大多数人在原生家庭里,并没有学会如何去爱,父母用“自己的方式”爱孩子。孩子长大了用“自己的方式”爱他人。常常导致付出的人真的付出了爱,被爱的人却感受不到,因为不会爱。 爱的能力之一“情绪管理”: 每个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力去爱别人。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常常让与自己相爱的人痛苦,容易错失爱的机会,甚至会伤害人。 爱的能力之二:“述情”: 是指用不伤害关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人们在表达和沟通上常犯的错误是要么有了情绪或需求不说,闷在心里,隐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发了,要么常常用指责和抱怨的方式表达和沟通。隐忍伤自己,指责和抱怨伤害对方。而述情是情感关系里最合适的,不伤害任何人的沟通方式。 爱的能力之三“共情”: 理解并支持对方,善解人意。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希望爱人能具备的能力,可惜很多人都没有。大家基本都是习惯了讲道理、教育对方、给建议,而不知道很多时候对方需要的其实是共情。 爱的能力之四“允许”: 尊重差异、允许成长。爱人之间吵架,发生分歧,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不允许所导致的,不允许对方跟自己不一样,不允许对方有些特点,不接纳真实的对方,想要控制对方或改变对方。这会让双方都痛苦,有了允许的能力,才能给对方做真实自己的机会和空间。 爱的能力之五“影响”: 每个人都会变,在爱情关系里的人们更是会因为对方而变,可以说一个人找了不同的爱人就会变成不同的人。有可能越变越完整,也有可能越变问题越严重,那么,自己怎么做,对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完整呢?对方就能成长得更好呢?这就是影响的能力,让对方成长的能力。 爱的五种能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每种能力都很重要,并且相互影响,一种能力不好,其他能力就可能会受到影响。 一个人做不好情绪管理,经常发脾气,或压抑情绪,就做不到述情、共情。 一个人不会述情,就不能把对方影响到越来越完整的状态上去,因为影响有时是需要述情达成的。 一个人如果不能够允许,就做不到共情,因为共情的前提是接纳真实的对方,允许对方以他本来的样子存在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