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健康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

孩子健康的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

亲子教育

1631阅读

去年五一节假期里,我、我先生、大姑娘去陕西汤峪森林公园去玩,上到山的中间看到一片树木斜倒着,弯曲着向上生长。

我很好奇问我先生,是不是这些大树还是小树的时候,这里刮了一场大风,小树被刮成这样,就长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我先生说,你看这是山坡的阴 面,树很密晒不到太阳,晒不到太阳树就没办法生长。

你看它斜着再向上长就能晒到更多的太阳,吸收更多的阳光。就能长的更快、更壮。 


我沉思了好久,对这片树木产生了由衷的敬畏,这真是适者生存啊,人何尝不是呢。

就像有一些孩子不上学待在家里,也许他们是在努力调整自己,寻找着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照到更多的太阳,走出困境。

如果还让他 (她)们待在学校里,也就是让他们待在那个照到很少阳光的地方。

他们也可能会生病或许出现更严重的麻烦。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男孩、 高一学生,在初中的时候没住校,妈妈管的很严,学习成绩一直在年级前3、4名。

这孩子一直有一个想法,学习成绩好就有价值,有未来, 学习成绩不好就完蛋了。

典型的非好即坏的想法。


上高中后住校,妈妈不在身边没人管了,有一个补偿的想法,一下子想把玩的时间都补回 来,疯狂的玩。成绩下降很快。

一次英语课上老师批评道:“像你这样下去以后还有什么前途,还有什么出息。”

这刚好和这孩子的想法契合, 我现在不是好孩子了是个坏孩子了,我完了。

觉着学习没意思,不想学习了,再加上特想玩控制不住时间,成绩一落千丈。


老师批评,加上住 校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好,家长也不理解。

在学校如坐针毡,回家不上学了。

孩子不上学其实是在告诉家长、学校,我遇到麻烦了,我没办法处理,我需要帮助。


如这个时候家长、老师能和孩子一起面对、分析、解决产生目前状况的原因。

找到控制时间方法,也就是找到控制好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的方法;

认识人生是一个有高峰有低谷的曲线而不是一直向上的直线;

一个人即有优点长处,也有不足、短板。

了解自己的短板,要么改掉它,要么绕过去,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并引导孩子如何和同学相处。

孩子的这些困难化解了,上学也许就不是什么难事。 


如想法设法让孩子留在学校,不了解孩子的困境、感受。

不帮他(她)解决问题,也就是让这个孩子继续待在那个阳光很少的地方,继续承受不能承受的压力,面临煎熬。

也许他会抑郁、逃学、离家出走,也许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来谈一下非好即坏,也就是二分法想法的形成。

孩子在小时候和妈妈的互动中,孩子饿了、哭了妈妈就过来喂奶、哄哄她、换换尿布, 孩子就会把这样的妈妈感觉成好的妈妈。

如孩子饿了、哭了这个妈妈也不来管他,孩子就会把这个不管他的妈妈感觉成一个坏妈妈。

孩子心中就有一个好妈妈,一个坏妈妈。

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会慢慢知道,其实这两个妈妈是一个人,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


但有一部分孩子由 于种种原因一直以为好妈妈坏把妈妈,不是一个人。

有的孩子是在养育的过程中,爸爸和妈妈的观点总是不一致。

还有可能是妈妈或爸爸也是这种非好即坏的想法并用这种想法对待这个孩子。

这个孩子长大以后看问题就是非好即坏,没有中间地带。

但其实人很多时候是在中间地带 生活的,即不那么好也不那么坏的状态。 


自我控制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也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与父母、同伴互动、游戏中形成的。

所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家庭、社会、环境有太 重有的关系了。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