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依恋与自恋的自由联想

关于依恋与自恋的自由联想

依恋与自恋

14阅读

      最近看影片《涉过愤怒的海》,看完久久不能平静,影片中女孩死了,被捅十七刀,死前还有被轮奸的经历,黄渤演的父亲愤怒的追着凶手,也就是女孩的男友(后边称男孩),一路从日本追到中国,从喧闹的街市到偏僻的海岸,和周迅演的溺爱男孩的想把男孩送走保护起来的母亲频频过招,警察,大火,高楼坠落,车祸都未能阻止这位愤怒(感觉很暴躁的)的父亲为女儿报仇的决心,他也如愿的抓到了男孩。


      只是最后,警察告诉这位父亲,种种迹象来看,杀死女孩的是她自己,是她自己捅了自己十七刀,没有一刀是致命的,而在她死前的几个小时里,她的手机一直是有电的,但是没有向任何人求救,就自己躲在衣柜里,最后流血过多而导致死亡。 

       
       为何?为何她不打电话求救呢? 
       影片中,警察把女孩的社交软件账号和密码给了父亲,这就像女孩的日记,而父亲也终于看到了女孩隐秘的内心世界,每一段都血淋淋的,记录着一个孩子被抛弃后,孤身一人的孤独,无助,恐惧与绝望,进入关系后的不安,卑微,挣扎与羞耻。


      其中一段是女孩站在公交车上,周围都是人,她的内心独白:“我会不会其实没有皮肤,只是一簇簇神经和肌肉混着伤口和血管露在外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会把所有人吓跑,连自己也不会想和自己在一起。”           

    还有一段,女孩小时发烧,父亲把沾湿的毛巾附在女孩的脸上,父亲说别拿下来退烧用的,即使她已经快被毛巾闷死了,她依然挺着,她事后的内心独白:“不知道挣扎和不挣扎哪个更痛苦。”
    另一段是一个仍在海边的破旧的衣柜的照片,女孩叫它安全岛,女孩配文:“小时候怕死会躲到的地方,老金(父亲)出海常待的去处,最久在里面睡过十一天,害怕的时候就画太阳,画着画着天就亮了,运气好的话老金还会回来。


      最后的最后,她鲜血淋漓的也躲在衣柜里画着太阳,可惜没能等来“老金”。
     心理学客体关系学派认为关系的连结是人类最本能的需求,就像小苗成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一样,人心灵的成长也需要关系提供的心理营养,否则就会有缺失甚至枯萎。二战时期的一家孤儿院,一位护工女士照顾这些流离失所的婴孩们,井井有条,有吃有喝,但是婴孩们的死亡率还是很高,直到换了一位护工,人们发现孩子不再陆续的死去,就很好奇,为什么,也是一样的流程,一样的照顾,一样的食物,直到后来发现这位新换的护工女士每晚都会起床去抱抱这些孩子。 


      影片最后的字幕写着:唯有父母之爱,是人最初与最终的“安全岛”。


     父母之爱会让人想到温暖的,包容的,理解的,安抚的,支持的,但其实也会是焦虑的,抑郁的,抛弃的,冰冷的,沉重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说六十分的妈妈就好,似乎很多人凭着本能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做到六十分了,而有些人拼尽全力也做不到六十分,更何况,世上太多的人不会拼尽全力,他们毫无觉察的理所当然的用自己的那套标准对待着自己的儿女。


dachshund

     电视剧《如果奔跑是你的人生》中,若华落荒而逃离开北京回到了老家,正当她为自己的失恋和软弱而不断怀疑自己攻击自己的时候,她的妈妈却在饭桌上对着一桌人吹嘘:“北京教授的儿子死活追着若华,若华从北京的大公司辞职回老家是因为不想让我成为空巢老人”。若华的妈妈让大家给若华介绍男朋友,她内心想着女儿赶紧结婚留在老家,这样她就可以跟女儿一家住在一起养老。若华自嘲的对着表姐说:“你看我像不像地摊货,我妈吆喝着大甩卖,还嚷嚷着,这是出口转内销的”。   

 
     这样工具化的养育,饭桌上的“面子”工程,很多人不陌生吧,似乎孩子生来是为他所用的,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评价与竞争,孩子有用还是没用,他是内向还是外向,他是强的还是弱的,他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他赢了还是输了等等。父母的回应总是基于这些评价的,会对他表现好的地方欢呼,这些表现被父母用来炫耀以加强他们自己的自尊,而对孩子真实的自体,包括情感,希望,爱,存在于身体内的所有欲望等这些都看不见,或者贬低。这样养育出来的孩子人格中吵嚷展示的夸大-表现癖的区段,从头到位占据他生命中精神舞台的意识中心,但对他而言,它不是全然真实的,所提供的也是无法持久的满足,精神中更核心的分裂区段,体验到那些模糊的抑郁,带着羞耻和疑病,,是一种自恋创伤的状态。 


     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讲自恋是个体的重要资源,需要被滋养以确保它的成熟和转变,自恋的成熟是发展各种理想能力的基本要素,如共情,幽默,创造力和智慧。自恋创伤中往往伴随着羞耻感,羞耻是关系中被拒绝的一种反应,温尼科特讲儿童心理说到,创伤皆源于全能感,对于孩子,坏事不会碰巧发生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观点中,世界上没有随机的巧合,只要一件坏事发生在孩子身上,他就会将其视作一种惩罚,孩子会认定,肯定是我做了坏事,才会让坏事发生在我身上。比如母亲拒绝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第一感受就是无助,本能的,第一时间孩子会把无助变成一种感觉,温尼科特称为全能的领域,就是能做到一切的感觉,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力量,他面对环境时想象自己可以控制环境,接下来,因为孩子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变成全能感,他们给了自己太多责任感,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坏事承担太多的责任,然后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我们身上,这就是羞耻的起源。羞耻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方面,因为自己是受害者而自责。他们因为被拒绝,觉得自己是无价值的,是不好的,是羞耻的;他们认同內摄了环境和拒绝,心智似乎总是从外部看自己,而不是内心,他们既是自我批评者,又是自我批评的受害者。他们很容易在关系中为他人负责,为他人奉献,又因为被拒绝或者做不到而重复的陷入羞耻中。


      如果说《涉过愤怒的海》中的女孩的成长是孤立的,她缺少关系的连结,那么《如果奔跑是你的人生》中若华的养育就是工具化的,她的关系模式是粘连的,他们都是因为养育环境的不恰当,人格的各个部分割裂开来,没有整合。不同的是,《涉过愤怒的海》中的女孩要先处理她的依恋问题,再处理自恋问题,也就是先要找到她的“安全岛”;而《如果奔跑是你的人生》中若华有基础的关系连结,要处理的是自恋问题。《涉过愤怒的海》中的男孩也有他自己的创伤,似乎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完美的养育,每个人都带着各自人格中的缺失在生活,重要的是理解自己,接纳自己,而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就是爱,也是心理咨询的目标之一。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