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寄托不可以是人

精神寄托不可以是人

精神寄托

6阅读

你有没有什么精神寄托?

或者简单点来说,你有没有把自己的某一部分映射到了其他人事的身上?

比如,你和人一个人谈恋爱,你无比爱他,对你的爱人,或者对你们的恋爱关系,都抱有非高的期待。

或者,你很喜欢某位明星,是饭圈中的一员,你关注他的作品,追踪他的行程,无比狂热地崇拜着他的一切。

又或者,你可能曾经有过一些原生家庭创伤,比较敏感和脆弱,缺少爱也不太会爱,总是希望将来有人可以拉你一把。

这些情况,其实说到根本上,都是把精神寄托给了一个人。 

意思就是:

很多人,把自我的一部分,包括渴望被拯救,渴望被看到,渴望被爱,渴望被照顾和郑重以待,都放在了他人的身上。

精神寄托这件事,其实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个认知行为。

不管你是否真的意识到自己是在做精神寄托这件事,当你把过多的关注和期待都投入到其他人事上时,你其实就是在做【寄托】这件事。

那为什么我说精神寄托唯独不能是人就是因为人是善变的。 

 

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 

人是善变的,而且是天性善变的。

这是 DNA,这是刻进骨子里的,这不是你我可以控制的。

甚至非常直接地说,哪怕那个人是善变的,这种善变也不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如果可控,那他就不会变了。

如果把人作为精神寄托,那就是在赌。

相当于是,你在把自我中的一部分,寄托在别人身上,并赌他不会变。

但我可以非常笃定地说,这是一定会失望的。

人之善变,人内心之幽暗,都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只有你亲身经历过人的善变,你才能体会到关于人性中这种非要摇摆的部分。

我们都没有办法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变,怎么能指望别人一直不变呢?

倘若将来发生了什么变故,你当初对这个人的精神依赖程度有多深,那么于自己伤害就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己伤害就有多大,矢望就有多  

而因为寄托对象的崩塌,所导致的精神剥离就会多惨痛。

于是你可能就会体会到这样的事:

你当初有多爱一个人,一旦分手,当初爱有多深,痛苦就有多深,恨也会多深。

你曾经无比喜欢一个偶像,他塌房了,你作为粉丝也依然深感失望和荒谬。

你有多渴望别人拯救你,那人如果不在了,你依然是摇摇欲坠。

而这些痛,会痛到你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会痛到你会转而痛恨自己,甚至会产生抑郁现象。 

精神寄托的坍塌,就像是一座本来挺立的摩天大楼轰隆隆倒下。残垣断壁,都是碎片,再想捡起来一片片重新盖好,几乎不可能。 

我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有一个支撑点。 

这个支撑点,必须牢固,必须可靠。 

只有这样,你才能相对稳定地将自我支撑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而人的特性与所谓的牢固可靠,其实天然就是截然相反的。这里面,并不是在说人是绝对不可相信的,而是有几率和概率。

人性这种事一我在说我们每一个人,一天然属性中就带有变量,带有不稳定性,带有随年龄环境认知等周遭变化所带来的个人变化。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这一点非常现实一没有人愿意成为另一个人的精神寄托。 

请你细想一下这这件事,其实你也不会愿意成为别人的精神寄托。

因为很痛苦。

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如果父母把精神寄托放在孩子身上-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成长经历一一那你就能体会到这种痛苦的感受。 

如果你成为了别人的精神寄托,就意味着你要承担别人的期待,意味着你要被某个人掌控。 

并,且,不,能,变。

 比如你作为孩子,父母把所有的期待望都寄托在你身上,假如你做了某件事,父母会骂你,会指责你。 

会把我为你做了那么多给你创造各种好的条件你却如何如何这种话挂在嘴边,等到骂完又后悔然后抱着你哭。 

这样的沟通相处环境是极其令人窒息的。 

所以,我必须要奉劝各位。 

如果你遇到某个人,他对你说这样的话:你是我的精神寄托,你是我的全部,你是我活着的全部意义。

人跟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要感动,不要庆幸。

而是,赶。紧。跑。

 

千万不要把这种话理解为你很重要,这更像是他用手直接扼住了你的喉咙。 

你将没有自己,你将要用尽全力去配合另外一个人的演出,甚至你将要用你的一辈子,去填满别人的期待。 

但是别忘了,你也就只活这么一次。 

最后:精神寄托唯独不能是人。 

也不应该是人。 

一旦你把精神寄托放在某个人身上,对你对他,都是一场灾难。 

是双输。

 

精神寄托必须是这个世界上非常稳固且牢靠的东西,它可以是健身,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山川,可以是大海。 

甚至,精神寄托可以是你的宠物,你的猫猫狗狗,你的房子,你的钱,你的工作。但唯独不能是人。 

如果非要是人,也只能是你自己。 

而从精神寄托这这个思考发散开来,关于我们对这个世界和人的认知上,应该有一个基本认识逻辑是一这里面,并不是在说人是绝对不可相信的,而是有几率和概率。 

人性这种事一我在说我们每一个人,一天然属性中就带有变量,带有不稳定性,带有随年龄环境认知等周遭变化所带来的个人变化。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这一点非常现实一没有人愿意成为另一个人的精神寄托。 

请你细想一下这这件事,其实你也不会愿意成为别人的精神寄托。

因为很痛苦。

 

打开情说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