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家长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老师喜欢“听话、懂事”的孩

张洪霞
家长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老师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朋友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因为他(她)们从来不反抗别人,不忤逆别人,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别人惹事端,他(她)们总是好脾气的接受一切,给予一切。慢慢的,别人就觉得不必照顾他(她)们,不必关注他(她)们,因为他(她)们总是让人放心。可是人们忘记了,他(她)们不是神仙,不是圣人,他(她)们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人之本性”,得不到满足的需求,消化不了的情绪,都会压抑在心里,慢慢的,就会让他(她)们失去力量,产生困惑,萌起怀疑,攻击他人,或者反攻自己。当我们喜欢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时,也更要认真去对待它背后那个渴望关爱的孩子。

1温暖
0回答
武威风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冯红艳
欲:动物本能,原始的部分,繁衍,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方式。 情:人的能力,对关系中的另一个他有期待,爱情、亲情、友情,都是有期待的,如果感受到很多不公平的地方,这个情会消减。 爱:神圣的部分,不求回报,付出,承担,愿意给予,无条件的付出。 情欲:人和动物结合的状态。和爱无关,对一个关系中的另一个他有要求,要满足自己的动物性需求。 爱情:神圣的部分与人的部分结合。有付出,有承担,也有要求,有期待。 案例1:没安全的爱人 很多人分不清爱情和爱。 很多事把对爱的期待当做爱情,对爱的期待是对好妈妈的期待。在亲密关系里反复纠缠,体验孽恋,总感觉求而不得,不被爱。其实问题在于没人可以成为自己的好母亲,连亲妈都很难做到。而爱情需要有付出和承担,不是所求。 案例2:把性欲当成爱 性欲有时候是个工具,在关系里通过不断的性欲表达建立关系,想通过这样的方式确定自己被爱。其实同样缺爱,缺个好妈妈。 在某个阶段感受到情的存在,欲望会降低,情不被满足又可能换一段新的关系继续找情,希望被在意、被重视,希望自己作为一个人可以有意义。如果感受到情,而接下来需要关系中的另一个他更多的付出、承担,需要体验到一个好妈妈的爱才敢慢慢长大,成为一个人的存在。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