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期,想努力自救,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反而

朱艳秋
陷入了人生的低谷期,想努力自救,却找不到合适的办法,反而越来越迷茫……很多人因此陷入自我怀疑、自我攻击和自我贬低。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发现,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公共的“心理困境”:“心里明白该怎么样,但就是动不了。” 但请你相信,只要你不放弃,即使再渺小的个体,也能找到办法“对付”这个喜怒无常的世界。当你开始用正确的方式爱自己,做自己的内在小孩的父母,重新养育自己一遍。你会感受到喷涌而出的生命力,至于那些焦虑与不安,自然烟消云散。

1温暖
0回答
何永芬
温暖了
相关回答
于萍
李荣梅
来访:老师,你说的我都明白,可我一到做的时候就不行。 心理解析:我从两个视角来分析 。 一是东方心学,即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的角度 。阳明先生认为:知道就能做到。阳明先生的知是良知。他认为每个人生来本自具足。良知就在自己的心里,但人们被凡尘事物蒙了心,良知无法发挥,做法就是修行自己。他举例说:孝顺父母本身是良知。但有人说,做不到,那么,他就没有达到“知”。一旦达到了,就一定自然而然的做到。因为知行合一没有先后是同时发生。做不到就是修行不够。 二是从西方心理学角度,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个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注重快乐的满足,不辨别是非。超我是道德良心,非黑即白。自我是调整本我和超我适应现实生活。弗洛伊德认为,人是受力比多或性动力驱使的,一旦被压抑,就会出现各种症状,比如歇斯底里或精神分裂等。中国传统文化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超我比较大。不允许有太多本我。儿童的本我比较大,但被压抑了。感觉不到被满足,被认可。成年后,本我未被满足的空洞也长大了。很多看起来不符合超我的行为,都是在以让自己自责的方式来呈现。所以无论,超我知道什么,都会在本我面前败下阵来。知道而做不到。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呢? 个人成长:从我们东方心学的角度,就是去修习自己。把自己心灵的尘埃慢慢清理。致良知,就是多去帮助别人。无条件的,慈悲的。从西方心理学的角度就是做内在小孩的疗愈。不断的通过成长经历去看见自己的期待,需求和爱。让自己的本我,超我和自我和谐统一。 做了个人成长,就很容易实现“知道即可做到”。 让我们一起走进成长之路!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