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在我们的语言中 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那就是"应该"
那晓旭
在我们的语言中 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那就是"应该"。"我应该早点知道" "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 这样只会封闭自我,除了这样,别无选择。 --马歇尔·卢森堡,《非暴力沟通》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邢松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年幼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卡尔·荣格
黄琦梅
想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有3点技巧: 1.学会聆听对方,而不是全程喋喋不休地谈论自己 2.不要把吐槽当风趣幽默,要让对方感觉到他是被尊重的 3.认同对方的感受
孙雪洁
这是今天我的来访选择的一张克服卡,如果是你,这张卡代表你当下克服困难的方法,你会联想到什么呢?你觉得它讲了什么故事?
郭玉玲
拥抱⾃由的关键是⾃发性——经历并表达出我们真实的欲望。当我们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不是别⼈期望我们做什么的时候,我们表达出了内在的感情。——弗洛姆
李萍
通常我们会认为,孩子不省心,所以父母不得不操心。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而言,确实如此。 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则是反过来的—— 父母越操心,孩子才越不让人省心。 因为,过度操心的背后,其实是家长向孩子投射虚弱感, 认为孩子什么都不会、不懂、无法做成一件事。 投射的过程包含3个部分。 1. 父母认为孩子是「虚弱」的。 首先,在父母眼中,孩子是—— 没能力解决问题的; 无法面对挫折的; 不会成长的。 这是一种潜层的认知,未必在言语上说出来。 这样的父母在看待孩子时,会变得充满忧虑,总觉得孩子这没做好,那没做够,浑身都是问题。 这一份不安感,会在无形中影响亲子间的互动。 2. 父母过度紧张、过度照顾 接下来,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产生以下特点—— *遇到问题时,情绪反应强烈:当小昭每次出问题(如忘带课本,和同学吵架),涵涵都表现得过度紧张。 *教育孩子时,反复唠叨:每次教育孩子的同时,都担心他听不进去、做不到,于是一件事会说很多次,反反复复强调。 *代替孩子避免/解决问题:如涵涵认为小昭是虚弱的,觉得他面对不了没写作业挨老师批评,也不认为孩子会在挨批后反思成长,所以总是拼命督促他写作业。 生活中,有的父母看到孩子桌面没收拾干净、家务做不好、学习没有计划,就直接上去帮忙,代替孩子处理,这也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责备、嫌弃孩子父母在帮忙的同时,难免也会积攒怨气。 于是,便会在言语嫌弃孩子,不停地唠叨,说他这不好那不好。 3. 孩子接受了投射 父母的以上行为,虽然表面上是对孩子的操心和帮忙,但孩子感受到的则是—— 问题很大很难,我是无法处理的; 爸妈总会帮忙解决,所以那是爸妈的事,不是我的事; 我就是一个糟糕、无能的人。 最后,孩子认同了投射,也把自己放到「虚弱」的位置。 于是,他们的言行变得退缩,不愿思考、不愿想办法,爸妈推一下,才动一下。 看到孩子这样,父母又会加深「孩子很虚弱」的念头,然后继续照顾下去。 于是,一个「投射虚弱感的循环」就形成了。 在此过程里,家长会越来越操心疲惫,孩子则会越来越虚弱。
白雪峰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焦虑、抑郁的人往往都有这三种思维模式:灾难化思维、讨好型人格以及负面偏差,而这三种思维模式恰恰表明你可能背负着童年创伤。 灾难化思维:童年时期频繁目睹家庭争吵、父母离异或者遭受过严重的体罚等,孩子的内心会充满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使得你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时,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为了应对这种潜在的威胁感,大脑会倾向于预设最坏的结果,从而形成灾难化思维。 讨好型人格:童年时期,如果孩子的需求经常被忽视,或者只有通过迎合父母才能获得认可和爱,孩子会不断地去猜测父母的想法,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以获取那一点点来之不易的爱,就会逐渐养成讨好他人的习惯。 负面偏差:童年时期如果遭受过过多的批评或者否定孩子外貌,能力,孩子的自我认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早期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过度关注自己的不足,孩子会将这些负面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不够好的负面思维偏差。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