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我们带着各自的伤痛,互相投射着不同的内容,构成了婚姻的场

冯月芹
我们带着各自的伤痛,互相投射着不同的内容,构成了婚姻的场域。离婚换人可以解构掉这个场域,但未解决的创伤和痛苦,还将在新的场域里重现。最终都是和自己相遇、相处、相爱相杀。

3温暖
0回答
山水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冯二玲
第335天 孩子必须从小养成4条规矩 规矩一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有一类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能这样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家长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样的事情。 规矩二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我手上就是我的了!” 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自己与他人的界限。 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更懂得尊重他人。 规矩三 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好的事情,比如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它告诉爸爸妈妈,无论爸爸妈妈在做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而且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在集体中生活。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爸爸妈妈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他改正,告诉他:“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你想想,如果宝宝在睡觉,小朋友老是过来跟你说话,宝宝会高兴吗?”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 这样的规矩能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他懂得当别人在忙的时候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好多好朋友呢! 规矩四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家长们疼爱孩子,总觉得“孩子还小”处处让着他,就算孩子犯错不道歉爸爸妈妈也会一心软就原谅他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都会原谅我”,孩子没有了约束,难免会为所欲为,犯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从小就教孩子,做了错事要道歉,这样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教育他之外,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孩子了,也要向他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冯二玲
第629天 为何人生多烦忧 与低等动物不同的人类,由于有了理性,对整个生命生发的多样观点,可以和现实生活的几何的、无趣的、抽象的、简单的计划相比。 所以,他和低等动物的关系,就像航海家和没有受过教育的水手之间的关系,航海家借助航海图、罗盘和四分仪随时随地准确地知道自己的航线和海上的位置,而水手只能看波浪和天气来预估。 因此,除了具体的生活,人类时常过着一种抽象生活,这很奇妙,也非常值得注意。 在具体生活中,人是现实生活风暴的牺牲品,也是眼前势力的牺牲品。他必须奋斗、受苦,然后像动物一样死去。 然而他的抽象生命,正因为面对自己的理性自觉,所以是对具体生活静寂的反省。我们所参考的就是那简单的蓝图或计划。 在这种安静思虑的环境中,一个人觉得过去彻底支配了他,强烈影响了他的只是枯燥无趣的东西,当下和他也无关:他只是旁观者。 这种从现实生活退到反省思维中的情形,可以和演员相比。 演员曾在舞台上扮演一个角色,也置身在观众之中,在重新走上舞台之前,静静地观察,看看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即使是迎接自己的死亡也是反省的状态; 但是只要他再度走上了舞台,在那里活动、受苦,就像他过去所必须做的一样,没有反省,只有直接的体验。 从这种双重生活中产生了人类所特有的恬静心境,但和动物的无思无虑完全不同。 根据以往的反省思维或既定的决断或公认的必然性,这种恬静让人在冷漠的心情之下遭遇或完成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自杀、死刑、决斗,一切危及生命的行动。 总之,完成他的整个动物本性所反抗的东西。 选自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胡星星
咨询师的建议 来访者往往因为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来咨询,总是会期待咨询师能针对自己遇到的困境给出建议:“老师,…该怎么办?” 但本质上,咨询工作是“助人自助”,通过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交流和探索,找到来访者自身的资源,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终究,来访者才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咨询师则需要引导来访者去思考,从而帮助来访者学会解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告诉来访者一个具体的答案。 那么问题来了,少数来访者觉得是个“坑”,当咨询师不能为来访者提供这个“捷径”的时候,来访者感受到的是咨询师的力量不够,也就是咨询师无法承接来访者强烈的心理需求。我还感觉,对于来访者提出这个需求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核心,这可能也就是来访者现实关系中的常态模式,会给别人带来压力,咨询师只有扩大自己的心理容量,才能真正理解和回应来访者。 当然最头疼的事就是来访者简短的几句文字留言后,就开始问咨询师“老师,你只要告诉我,怎么做?”逼问既不知前因也不知后果咨询师给自己判断。 面对这种情形咨询师给不给建议,还得分情况。心理咨询工作中包含了心理教育功能,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供一些建议未尝不可。如果来访者让你给他建议,是他明明知道怎么做,而要咨询师来替自己做决定,不想承担决定的后果,那这样的建议是坚决不能给的。给不给建议还是以对来访者有益为宗旨,给的建议要有建设性。 好了,给不给建议,什么时候给建议,给什么样的建议等等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的问题,其实也没有模板化的标准答案,关键是你需要去觉察这些临床操作背后你是基于什么样的动力、判断和原理,是因为自己强烈助人热情的驱动,还是以来访者利益为出发,还是基于某个理论视角等等。这远比单纯地给出咨询师应不应该直接建议这件事情,更值得深思。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