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理解“无望感”之前,先理解“希望”是什么。 “希望感”由

李风锐
理解“无望感”之前,先理解“希望”是什么。 “希望感”由三个要素组成。只有生活中拥有这三种感受的人,才能持续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 a.依恋感(Attachment):它指的是能够持续地信任他人,愿意和他人建立连接、互相支持,在生活中有亲密和爱的感觉。 b.掌控(Mastery):感到自己是强大的,对完成目标充满信心、同时拥有实际可行的方法; c.幸存(Survival):有幸存感的人,不会让自己长期困在糟糕的情境里,总有办法逃脱困境。而且,即便经历负面事件,他们也能在一时的痛苦之后,仍然坚持积极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一个人常常感到“无望”,一定是这3者中的某种感觉有所缺失、或彻底瓦解了。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蒋营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拖延背后可能存在着心理上的创伤。拖延不仅仅是时间管理或自我控制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情绪和心理冲突的外在表现。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拖延的心理伤痛: 1. 恐惧感 害怕失败:担心无法达到自己或他人的期望,可能会导致个体在面对挑战性任务时拖延。 害怕成功:成功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期望和压力,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害怕应对这些后果而拖延。 害怕被评判:担心自己的工作不被接受或者会受到批评,可能会导致拖延以避免这种情绪上的痛苦。 2. 自我价值问题 低自尊: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他们可能会拖延,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任务。 完美主义:追求完美可能导致个体因为害怕无法做到完美而拖延。 3. 情绪困扰 抑郁倾向:抑郁情绪可能导致能量低下、动力缺失,从而引发拖延。 焦虑症状:持续的焦虑和紧张可能会使个体难以开始或继续进行任务。 4. 过去的创伤 失败的经历:过去的失败或创伤可能会影响个体对当前任务的态度和行为,导致逃避和拖延。 家庭和社会压力: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过度批评或期望可能会在成年后表现为拖延行为。 5.认知失调 价值观冲突:当个人的行为与内在价值观不一致时,可能会产生心理不适,导致拖延作为一种避免面对这种冲突的方式。 6. 逃避策略: 逃避处理情绪:拖延可以作为一种逃避策略,帮助个体暂时避免处理痛苦的情绪或困难的情境。 要解决这种拖延背后的心理伤痛,可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心理咨询: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治疗来探索和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2,自我接纳:学习接受自己的不丸美,理解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减少自我批评。 3,情绪表达:通过写作、艺术或其他创造性活动来表达和处理情绪。 4,正念冥想:练习正念冥想,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反应。 5,认知行为疗法:使用认知行为疗法(CBT)等技术来识别和改变导致拖延的消极思维模式。 总之,拖延可能是心理伤痛的一种表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和耐心,以及对自己情感的深入了解和适当的心理干预。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