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由于一些人小时候生活在父母的指责声中,长大后就沿袭了家庭

李有军
由于一些人小时候生活在父母的指责声中,长大后就沿袭了家庭中的“指责型”人格特点,对外界的人和事广泛加以指责,显得挑剔严苛、富于言语攻击性。这样的行为模式使得他们往往在人群中较为孤独,群体归属感较差,同时他们内心渴望爱,却不知如何寻求爱。究其根本,是他们受到了“指责型”家庭氛围所带来的人格层面的深刻影响。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人,往往性格压抑敏感,容易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有着深深的自卑,常高度地自我负面关注。一方面,他们容易对身边的人挑剔、苛求、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不能很好地接纳自己,内心总觉得自己不对、不好、不够尽力。 常见的指责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非理性的“责任归因”及“事后追责”,这种做法会带给他人或自己带来极强的挫败感和自责感,对人际关系和个体自尊感的破坏性是极强的。另一种是不公平旳对比:拿指责对象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抬高别人,贬低指责对象,这种做法不仅会挫伤我们的自信,还容易把当事人引入一种莫名的嫉妒情绪中,破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由此可见,喜欢指责别人的人会经常认为别人有问题,而且认为一切问题的来源都是别人、什么都是别人的错,这样他们就会通过责备他人的方式达到满足自身虚荣的目的。他们经常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潜意识聚焦他人缺点:选择性的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只看得见别人的缺点。他们总是在批评与指责他人中度日,并无缘无故地放大缺点,仿佛被遮蔽了双眼,完全看不见身边人的优点。 第二个特点就是有弥漫性倾向:不止看见一个人的缺点,还能看见所有人的缺点。换句话说,拥有指责型人格的人,总是喜欢挑所有人的毛病,看谁都不顺眼。 第三个特点就是继承性:经研究发现,指责型人格并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孩子通过后天学习父母的行为而来的。这类人的父母有很大的概率是指责型人格,所以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打压、指责,相应地,他们长大后也开始指责别人,包括他们另一半和孩子。 第四个特点就是家族性:如在一个家庭中,姥姥是指责型人格,妈妈也是,那么很有可能舅舅也是。 第五个特点就是无意识性: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很难意识到自身的问题,所以争吵成为夫妻间的家常便饭。

1温暖
1回答
来杯橙汁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郭朋雅
你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婚姻。 在这个离婚、出轨高频率发生的时代,结婚的意义是什么? 过去结婚,需要的是一份承诺和稳定; 而现在,我们对婚姻关系有了新的需求,但常常得不到满足。 那,该怎么办? 李松蔚老师说,没有确定性的时候,关系反而更安全更舒适。 01. 在开始今天的话题之前,请先想象一个场景: 一天你和伴侣开车去露营,提前做好了攻略,但是不知怎么回事,走着走着却发现,路线和手机导航地图上的不一样。 前方道路不通,往回走又走错方向,结果迷路了,来到一片荒无人烟的草地时,天都快黑了。 这时,你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有人会焦虑:这该怎么办才好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有人会后悔:当初就不该出门,干嘛要来人生地不熟的地儿? 有人生地图的气:路线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可以出错?! 也有人会很冷静想办法,到处转一转,看能不能遇到个人指路什么的。 前面几种方式,无论找原因,还是想办法,都是想在不确定的状况下,重新找回确定感,让这个事情变得可控。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不管去哪旅游,都会做一个表格。 把每天看哪几个景点、中间到哪里坐车、几点去哪个饭店吃饭……等等细节都提前定下来。 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习惯,凡事都提前安排好,不希望有意外。 对他们来说,意外就代表着麻烦,越少越好。 人,都有追求确定性的本能。 很多人在进入亲密关系前,也是如此,会设想: 跟什么样的人结婚? 结婚以后怎么相处? 甚至制定非常具体的计划,来减少不确定性。 02. 在亲密关系中,减少不确定性使用最多的的方法,就是承诺: 组建家庭,生儿育女,再通过法律和道德约束起来。 到今天很多人仍然抱有这种观念:一旦婚姻关系确定,就万事大吉了; 对亲密关系的要求是:稳定可靠,不要太多麻烦。 我在咨询中也遇到过这种人。 回到家一句话都不讲,就在书房戴上耳机打游戏,老婆想要跟他聊点什么,他都很烦躁。 “任何人都不要给我找事,我就想一个人在家静静。” 我问他: “你想一个人,那干嘛要结婚呢?” 他也很坦诚,说: “结婚就是为了结婚啊。” 这样的人只想要确定性,恨不得别的什么事都不要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而且越来越多人不这样,相反,他们追求不确定。 这样的一种落差,让很多亲密的伴侣发生冲突。

冯二玲
第482天 站 立 的 病 人     有位病人曾在医院的精神病房内站立了六、七年之久。他从不开口说话。他会至自助餐厅用餐,然后又回到精神病房来。他会依指示上床睡觉,并在必要时进行沐浴。然而,绝大部分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站在那儿。   你可以对他说上一小时的话,却得不到任何回应。某日,我决定采取一项必然会激发他有所反应的步骤。我拿着地板磨光器走向他,这个地板磨光器是由三尺长的方形木板连接着长柄把手制作而成。方形木板上包裹着一块旧地毯,于是你可以藉着来回推动这个地板磨光器摩擦地板。   我拿给他一个如此构造的地板磨光器,并将他的手指一一缠上把手。他直直地站在那儿不做任何反应。每天我都会告诉他:“请推动地板磨光器。”   他开始来回推动仅一吋长的距离,而我每天都会迫使他增长来回推动的范围,直到他一小时接着一小时地磨擦整个精神病房的地板。他终于开口说话,开始指控我虐待他——逼迫他成天拖地板。   我告诉他:“如果你想做点别的事,我求之不得。”于是他转而开始整理病房床褥,并且发表个人意见、述说病史,以及表达内心各种错觉与妄想。不久之后,他即开始有权享受在庭园中自由活动的特权。   他自此在医院的庭园中四处散步。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已可以回家正常运作,先是返家一星期,接着是两星期、三星期至一个月之久。   他依旧是精神病患,却已能够适应外在的世界。    ※     ※         ※         ※            此处,艾瑞克森具体说明了引发微小改变,以及逐渐扩充改变范围的治疗原则.我们在许多情境中均可得见艾瑞克森此项作法——尤其是在他治疗恐惧症过程中,如此循序渐进的治疗取向历历可见。藉由此例,艾瑞克森同时示范出他总会直接引导个案,直到个案有能力接管自己为止。我个人即曾经亲耳听见他对一位个案说:“我会继续采取行动,直到你自行展开行动为止。”在前项案例中,个案即不断依艾瑞克森的命令行事,直到他打破沉默,抱怨艾瑞克森有意虐待他时才开始自行做主。当文中个案终于能够“为他自己展开行动”(意即开口说话)时,艾瑞克森方才提供他“其他的选择”。此番抉择能力,正是个案走向康复之道的首项具体征兆。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