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相关回答
孙海霞
亲爱的们,早上好
【当自己和别人比较时,可以怎么做】 (1)问自己,当你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2)为什么会感到不舒服、难过? (3)为什么选择和这个人比较,是不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什么缺失的部分? (4)什么他可以做到,而你没有做到,你需要做什么才能使自己的生活靠近自己想要的样子? (5)发现自己的资源:好好盘点自己拥有的一切,用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来创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6)问问自己:今天跟昨天比,有什么进步和成长? (7)把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切实的行动中,并不断地修正和改变自己。 ——海蓝博士
游庆涛
你以为你是门上的锁 可你却是打开门的钥匙 糟糕的是你想成为别人 你看不到自己的脸 自己的美容 但没有谁的容颜比你更美丽
黄成蓉
来访和其早年照顾者从心到身的“不分化”现象,使来访者的“自体”中夹杂着太多“客体”,这些“客体”,其外在的人物原型,通常是非常自恋,和自我关注,甚至到达病态程度的来访者的父母(及其替代者)。 这些自恋型/低自尊/高防御型父母,通常是整体性地,嵌入到来访者的自体结构当中,充满了侵噬性、侵入性。正是这种整体性的嵌入,而不是被来访者本人有取舍内化的客体(孩子通常不被给与取舍的空间),让来访者直到成人,有时候都人-我不分,没有丝毫身心边界。 大部分是他们的父母通过“使用”他们,这些孩子,来修葺/来维持自己的脆弱的自尊和基本的自信: 通过不断评价孩子,来维持一个“他人界定者”的自我价值和尊严; 通过自动化地、系统强化孩子的某一方面能力,来潜意识地完成自己早年破碎的理想,而全不问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 通过不断地指责孩子错,来投射和摆脱自己内在的不正确感; 通过不断地与孩子进行认知-情绪-身体融合,来战胜自己的分离恐惧和焦虑…… 客体关系帮你识别、分化出、控制来访者内化的客体。让ta能够看看自己现在的哪些模式,是直接来自于早年客体。 而自体心理学方法,唤醒和结构化来访者来到这世上走一遭,本应具足的,深具活力的自性。 和ta生而为人,本应拥有的,对世界的看法,对他人的情绪,以及对自己身体的基本掌控。
李艳武
人格发展是每个人一生的课题。我们可能并未意识到,为了使人格健康发展,有时必须放弃追求功利主义的道理。例如:如果写作是我的兴趣,那我在写作时,就不能过度关注写作短时间内能带来多少收入,以在潜心写作中成就个性人格发展。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博士认为,实现个性化的过程到第一步就是要把理性的意识与非理性的无意识整合为一个人格的整体,使人处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中。
那晓旭
不要提前焦虑,也不要预支烦恼,生活就是见招拆招,日落归山海,山海藏深意。回头一看,自己已经不知不觉挺过了很多磨难,练出了一边崩溃一边自愈的一个人。
李富莉
保持学习和成长,不断强化和优化自己,对我们来讲,是一生的课题,也是最低、最基础的要求。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