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咨询中经常遇到来访者将两个独立的问题“合”成一个问题来面

张茂金
咨询中经常遇到来访者将两个独立的问题“合”成一个问题来面对的情况,结果导致来访者长期在负面情绪当中,决策水平持续降低。两个问题,就是两个问题。就像中学的物理题,既要用到物理知识,又要用到数学的函数,但是物理知识和数学的函数,本身是两门课的问题。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相关回答
杨晓辉
小A在对小B说话~ 有时小B在听;有时小B在,但他没有听;有时在听却没听懂;有时不仅懂了,还有回应。 小A这时候的各种感受,没准就让你想起曾经面对着的哪个人,他到底有没有在听?有没有懂?那个时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我们是多么渴望被人听见,被人听懂,好像有了这样的体验,我们才是存在着的,才是被暖意包围着的。 这种状况在生活中能够得到的话,那真是非常幸运的人。更多的时候,我们的表达可能被忽略,可能被反对,可能被拒绝… 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表达带着自己的情绪,让小B感受到压力和痛苦;也许我们的小B,他带着自己的压力和痛苦,我们的表达加重了或者再次点燃了他的这份感受;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双方都有各自的痛苦,这个时候的表达,只会让彼此的痛苦共鸣起来。 这时候找一个不会跟我们的痛苦共鸣的听众,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此也就有了树洞,有了日记,有了心理咨询师,或许还有很多其他的渠道。 这些渠道可以帮助我们容纳自己的痛苦而不被严苛地对待,就像一个巨大的碗,可以装得下我们所有的眼泪。在这个时候,我们是被允许的,我们可以慢慢发现所有破碎的部分,把破碎的部分慢慢拼合起来,熔铸出新的血肉,像哪咤一样,从莲花中重生。 有时候我们觉得一个人为什么总是抱怨?他为什么不能自己改过来,道理明明都已经告诉他得很清楚了? 也许那个时候他身上的伤口还在出血,他没有办法给自己包扎,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给他包扎,他只能见人,就说我好痛我好痛。用这个办法,希望能够有人来帮助他。 可是他拼命喊痛的样子,经常会吓跑其他人。然后他只能继续喊我好痛我好痛,像祥林嫂一样。可是没有人真的听见他,没有人真的懂他…而他多么希望能够有人听得见,听得懂。 我们常说:爱他,如其所是。爱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即使他是爱我,他是恨我,他是忽视我…这样的境界,我们普通人可能难以企及。甚至我们对自己的心灵呼唤,也难以做到这个程度,接受自己心里边所有的情绪,所有的想法,不骂自己,不讨厌自己,深深的爱这样的自己。揽着自己的肩膀对自己说:哥们儿你真棒,不管你啥样,你都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 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够对自己这样说的时候,我们就真的从莲花中重生了。 不要责怪任何时候的自己,他已经尽了全力;感谢一路走到现在的自己,他是有多少的勇气和披荆斩棘;允许他稍微休息一会儿,允许他唠叨,允许他抱怨,允许他难过,很多很多的允许,会为你铺平前面的道路,迎来新生。

张丽坤
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有活力、有目的的追求,这是每个人的发展过程中不容置疑的事实。儿童自出生开始就在不间断地寻求自身的发展,他们寻求着一幅伟大、优秀,甚至是完美的画面。 这一画面是一种希望,而且无时不在,是每个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追寻的。人的这种有目的的追寻活动决定着每个人一生的实际行为,甚至还能主宰人的思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都与其生活的追求及生活方式一致,而不是客观的。 整体人格依据每个个体的存在而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是由其整体人格所塑造的,是其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代表。每一个个体都是一幅画作,同时又是这幅画作的作者。这幅画作的内容就是其自身的人格,但是每一个个体都不会是完美的画家,也无法对自身的灵魂和肉体具备完整的认知。 每个个体人格的整体及其特有的生活目标、生活作风都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本身的所有事实的主观看法上,而不一定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之上。每个个体对于客观事实的观念及看法有时候可能不是客观事实本身。 所以,即便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由客观事实构成的,但人类总是能以多变的方式去打造自我。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其对客观事实的看法去认知自己和外界,这会造成同一件事情,每个个体的看法和感受有时候差之千里。 接纳个体的差异,能更好地理解、处理彼此的关系。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