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咨询师如何做到对来访者的接纳与包容?先从学着接纳自己开始

孙玉芳
咨询师如何做到对来访者的接纳与包容?先从学着接纳自己开始。如果就是有接纳不了的部分,怎么办呢?那就首先接纳自己的不接纳。放下改变自己的心!如果放不下,就是想改变自己,那就首先学着接纳自己的放不下,接纳自己的想改变。哈哈。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张迪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往,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其实没有人能真正摆脱孤独,很多时候不过是用喧嚣暂时掩盖。想用喧嚣暂时掩盖,得到的不过是更强大的空虚。 没有人喜欢孤独,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使自己快乐,远离孤独感,读书上网也好,聚会恋爱也罢,孤独永远存在,我们能做的,只能用一时的欢愉与满足掩盖寂寞而已。 柏杨说:一个没有高尚情操的人,永不了解别人会有高尚情操,也永不相信别人会有高尚情操。 一个人若要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大概必须有过类似的处境,受过类似的痛苦,或者有过类似的觉醒体验,而这却是非常罕见的。 ——黑塞《玻璃球游戏》 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青年时期的迷茫与苦闷、郁结与彷徨,这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下不能放任幼稚单纯,上不能达到豁达成熟。于是喜欢用别人都用的消遣寂寞的方式试图摆脱忧虑与孤独。 你不快乐,所以你想要快乐;你要快乐,但你仍然不快乐。 过度的社交等于没有社交,朋友遍天下,却知己无一人,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无人听……上上下下几人床榻,却始终留不住一人的体温,这样真的有意思吗?说真的。 “爱很多人很浅,不如爱一个人很深。”我们一生所要真正追求的快乐,唯有心灵的平静与充实。

刘晶晶
马冬梅
世界著名的内观禅修大师德宝法师在《观呼吸——平静的第一课》中说: 我们通常把生活经验分类,并且试图捕捉每一个感受,每一个在无尽流动中的心灵变化,再把它们分别放入“好”、“坏”和“不好不坏”这三个心灵的鸽巢。 如果一个特别的感受被标识为“好”,我们就会希望将时间冻结在那里,紧抓着这个特别的想法舞弄它,把玩它,尝试不让它跑掉,当它留不住时,我们便竭尽全力的重复那个会引起我们这样想法的经验。让我们把这个心灵习惯称为“执着” 心灵的另一边放着标志为“坏”的鸽巢,当认知某件事情是坏的时候,我们就会尝试着把它推开,试着否定它,排斥它,想尽办法避开它,我们抗拒自身的经验,把自己弄得支离破碎,让我们把这种心灵习惯称为“排斥”。 在这两者之间“不好不坏”的鸽巢,我们把不好也不坏的经验放在了这里,它们是温和的,中性的,而无趣的,我们把经验打包放在这里。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忽略它,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无尽的贪爱和憎恶,这样这个不好不坏的经验种类,就被剥夺了它应该受到注意的地位,让我们把这个心灵习惯称为“忽略”!  这一切行径的结果就导致了我们一直固步自封,无止境的追求欢乐,无止境的逃避痛苦,以及无止境的忽略我们90%的经验。之后我们质疑:“为什么生命如此乏味?”   因为无论你如何努力追求快乐与成功,还是会有失败的时候。无论你跑的多快,苦难总有追到你的时候。在那些时候,生命无聊的令你想放声尖叫。 我们的内心充满了不满与批评,我们在自身周围遍筑围墙,把自己困在爱憎的牢笼里,感到痛苦万分!   所以,活好自己就是:不要去执着“好”的感受,也不要再拒绝“坏”的痛苦,去细细品味当时当下每一个“活着”的感受,去做好当时当下可以做的,把剩下的交给自然的发生。 坐在时间的缆车上,经历生命的“无常”变换~活出当时当下的自己。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