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你是否被身边的人戴上了这样的紧箍咒—“你这样,别人看到了

金素红
你是否被身边的人戴上了这样的紧箍咒—“你这样,别人看到了会怎么说?”如果有,那么你就不由自主地活在别人嘴里眼里评价里,如果不学习成长,你就永远不能做自己。        婚后的男女会发现,当初伴侣最吸引自己的部分,现在却成了最让自己厌弃的部分。每个会吸引我们的人身上都有一些可以填补我们内心空洞的特质。要么是我们压抑的不敢做出来的,要么是我们对自己有评判,希望对方来补充的。如果你无法决定你会爱上谁,是因为你还没有力量决定自己是谁。你不知道怎么会爱上这个人,是因为你也并不了解自己。无法接纳别人的核心原因也是我们尚未完全接纳自己。        我们对他人的评判归根结底都来自自我评判。区别只是你自己是否意识到,是否承认。我们最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也是最没有力量的时候。我们未被满足的渴望是绝不可能靠个人的意志被真正压抑下去的,最后这个能量一定会爆发出来,要么对外在关系中呈现,要么对内在身体上表现出来。

2温暖
0回答
金素红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李亚双
为什么有些家人、伴侣或领导在关系中喜欢挑剔、打击别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容易批评、责备他人呢? 有可能的是他们在玩一个“我好,你不好”的心理游戏。 人际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TA)是一种心理人格理论,由埃瑞克·伯恩博士缔造,该理论核心是我们每个人在与人沟通时都有三个“我”, 父母“我”P(Parent 父母意识) 是严厉的,权威的,也是强大有力的 成人“我”A(Adult 成人意识)是成熟的,理智的,平等的 儿童“我”C(Child 儿童意识)是弱小的,无助无力的,以及任性的 P-A-C在我们面对社会和与人相互作用选择时起决定性作用, 我们在童年时,就借着自己的生命体验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个问题是: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由这两个问题的好与不好,形成了四种组合: 我好;你也好。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好。 我不好;你也不好。 今天我想重点讲讲“我好;你不好” 当一个人的内在人际关系模型是“我好-你不好”时,他们常常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在关系中倾向于对他人严厉,就像父母管教顽劣的孩子一样,习惯批评、否定、责骂他人。 玩“我好,你不好”这类“游戏,通常能让玩家感到愤怒,或者至少能让他们对别人评头论足。处于这个心理坐标的人常常会占据权力和权威的制高点,这样就能玩他们的游戏了。 比如工作场合 有个人犯了错,可以想象,这种情况很常见。然后上司发现了,把犯错的下属一顿训斥,小题大做,大声咆哮。 所以,这种游戏能让愤怒的人找到看似正当的理由来发火,借此证实-我好,你不好的人生坐标。他们会证明别人根本上都是无能而不可信的,接下来,他们会把斥责和惩罚别人视为己任。他们会说:要不然,那帮人会觉得犯了错还能侥幸逃脱! 这样的人,还会玩其他游戏,比方说,你为什么总让我失望? 他们试图通过这句话给他人制造内疚,起到控制他人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在关系中,长期频繁地被他人“我好,你不好”的对待,就容易被洗脑,被别人PUA,陷入“我不好,你好”的陷阱中,变得自卑,没有自信和内在力量,要逃离和改变就变得很不容易。对方不是滋养你的人,无法对你给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你要意识到,这样的关系是非常不健康和可怕的。 你需要做的是尽快远离这类人,能逃多远就多远!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