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每个生命力的展现需要清晰的自我认知以及对自我掌控力的强度
孙晓芳
每个生命力的展现需要清晰的自我认知以及对自我掌控力的强度把控,这种把控不是去把控外在的人事物,而是借由外在的人事物考验的是内在的自我把控度,所以看似在修与人的课题,实则在修自我关系的问题。
0温暖
0回答
#
个人成长
相关回答
史婧雅
我在咨询和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永远处在不满之中,甚至到了每时每刻都充斥着不满的地步。 他们还有些区别:一种是永远在挑剔、批评他人,他们打心眼儿里不会对别人和其他事物有满意的时候,但是,他们对自己还好,看起来不会挑剔和批评自己;另一种是他们会时时刻刻挑剔、批评他人,但他们也会这样对待自己。说挑剔和批评都不够,他们简直时刻处于暴怒之中,恨不得把自己给毁了,或者把别人甚至世界给毁了。 如果你期待什么事情都做到100分,那就意味着你一直在持续地攻击自己,因为这根本做不到。 相信一些朋友自己都能做分析了,知道是全能自恋的问题。期待时时刻刻都能做到100分是全能自恋,当做不到时,就有了全能暴怒,并表现出无情的挑剔、批评乃至毁灭欲。 现在,从头脑暴政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即,你的头脑是评价者,是主人,还是分析者,是工具。这两种感知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 思维即头脑。一旦出现“向思维认同”,将思维认同为“我”,几乎必然出现的情形是,这个“思维的我”会走向“全能头脑”,即头脑认为万事万物都应该是完美的。然后,全能头脑会以此去要求自己和万事万物,于是觉得自我和客体都是严重残缺的。 永远在暴怒或者大多数时间处在不满之中的人,背后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头脑成了评价者,成了主人。 对于活在全能头脑中的人来讲,首先要从理性层面认识到这一问题,然后学习如何摆脱全能头脑的控制,需要人做到逐渐从孤独的全能想象进入关系的现实世界,我们需要最终体验到——尽管现实世界看似不够完美,但关系的世界才是滋养性的。 如果在生命最初,养育者和你构建了依恋关系,你就自动获得了一份重要的礼物——你的看似很俗的基本生命需求是重要的,你的体验是重要的,你不必让自己活在严重的不舒服中,你值得被好好照顾。
张翠香
当我们期待或想要改变TA时 却不可避免的陷入 痛苦和关系的纠缠 但是当我们 放弃去改变TA 把能量转回到自己身上 成长和改变自己时 你会发现 你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周围人也奇迹般的发生改变 。。。 一个人成长 全家改变 这是咨询中真实的故事
刘丽艳
许多人自以为的“用心”, 其实用的是内在无意识的缺失、各种需求, 甚至是用上了伤痛和情绪... 所谓的“用心”, 说得详细点就是: 用心的在索取, 用心的希望对方满足自己, 用心的想依赖上对方让自己有安全感。 有时看似用心的在付出, 目的还是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和关怀...等等。 所以越用心越累, 越用心越容易受伤。 如果你的爱是分享, 是出于丰盛, 是自然而然的像礼物一样给予对方... 这叫爱满自溢 爱的自然流动从不会累 爱满自溢的流动是出于自然 不增加负荷 没有期待 内心丰盛 自然美好 如此去爱便是 一场自在于喜悦。
韩南南
无用有时候也是有用。 撸猫、喝一杯咖啡、看树叶落下、看天边的云卷云舒,只要你是感觉舒服的,都是对你有用的。
厉悦
探求因果想要获得力量 还需要与“因”和解
张丽坤
越是在人生早年,被充分的满足过,这种美妙的体验,会成为人格中非常稳定和积极的部分,在遇到困难时,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动力,早年的情感上的丰盈,可以应对成人后的狂风暴雨。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