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于孩子而言,成长的路,注定是不断提问的路。父母要认真地对
那晓旭
于孩子而言,成长的路,注定是不断提问的路。父母要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这不仅仅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增加孩子的表达、见识、思维发散能力。
1温暖
0回答
尤四海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华燕
其实,未分化正是造成理想化期待的一个原因。虽然意识上很清楚“我是我,孩子是孩子”,但潜意识里依然觉得孩子是自己的延续,会期待他做作业的时候“像我”。未分化还表现在,每天收到老师发的作业通知,“我”都会感觉自己有责任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孩子没做作业,就是妈妈的责任;当老师来电话说孩子不识字,不会算数,要求“我”在家陪他多练习,否则跟不上进度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感觉云云,“我”就立刻有见诸行动的表现,因为感觉老师批评的是“我”和孩子的共同体。 由此想来,可能每当“我”要求孩子学习,他感受到的是“妈妈在叫我为她学习”,而不是“我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此外,“我”会希望孩子不仅完成作业,而且要完成的“好”,比如字要写得整齐、干净,因为潜意识里觉得孩子作业做得好=妈妈好,做得不好=妈妈不好,妈妈不能在老师面前显得不好,于是无意识地要求孩子反复擦了重写,擦了重写,搞得孩子很泄气,产生抵触情绪。其实,那个战战兢兢,害怕“不够好”的,是“我”。 当“我”把自己和孩子剥离出来看,就发现,孩子很好,学习态度很好,而且,虽然慢一点,但一直在进步。那个一直打扰他节奏,激起他情绪的,一直是“我”。让“我”失望的,恰恰是自己。 惭愧之余,“我”也知道这是早年对父母模式的认同和内化,好在潜意识意识化以后,行为模式的改变就相对容易了很多。“我”开始允许一些以前不接受的事情:不想做作业就先玩吧;字写得歪扭就这样交上去吧;老师来电话,“我”态度很端正,回家还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主,让他以自己的节奏去学习…… 这样做了以后,你会发现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孩子得到允许,情绪好了,也更主动了。而对“我”来讲,打破严厉的超我,让自我再长大一点,看似是对孩子的养育,也是对自己的养育。
宋艳
沟”者渠也,“通”者连也,“沟通”是借助某种渠道使双方能够通连。前提条件: 1-有效表达自己的信息; 2-建立和谐的气氛; 3-给别人一些空间; 4-学会倾听。
戚艳
“我不想做这件事。”
张丽坤
做自己就是:在关系里,我喜欢你,所以我愿意满足你的期待。而非我为了得到你的喜欢,不得不满足你的期待。 在做自己里,我是轻松的、开心的、愉悦的,我是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别人而活。
原琪
人际互动时有三种自我防卫的形态。 第1种是讨好型,以“讨好人”来保护自己。这种人总是笑嘻嘻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甜言蜜语,主动上前和人握手,打招呼,用“只要我乖,人就爱我”的内在誓言,希望天下所有人都爱他。但若是一直采用一种方式面对问题而没有弹性时,就会出现状况。每个人应该不断的成长,学习用更成熟的心态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第2种是“攻击型”,在人还没有指责他之前,先凶狠的指着别人,与每个人保持距离,用这种方法可以隐藏自己的软弱,不轻易被人刺伤,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因为他内心其实很需要爱,却用攻击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 第3种是“隔离型”,既不攻击也不讨好别人,只是把自己隐藏起来,保持遥远距离,冷眼旁观。有的人是“电脑型”,凡是用逻辑分析,过度运用理性,以隔离感情的方式保护自己,不和别人互动,也不把心事告诉别人,似乎离群所居,很难与人深交。有的人是“小丑型”,虽然表面上嬉皮笑脸,却从不开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可以把你逗得哈哈笑,可是根本不分享心事,如此一来,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但享受不到与人心灵相契的喜乐。
张凤琴
和孩子发生联结的首要是聆听孩子内在的声音。 我们现在很少能听到孩子内在的声音,大都是从外在行为上回应他们。 如果我们能够听到孩子内心有什么样的感受,他们才可以和你分享他/她的那些感受。 你不见得需要完全接受,但是你至少要能听到他/她的内在发出了哪些声音。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