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最近阅读中,听新闻中,刷屏中总能看到“上岸”这个词,于是

张凤琴
最近阅读中,听新闻中,刷屏中总能看到“上岸”这个词,于是多留意了一下, 细细体会来,确实还是蛮符合现代人的节奏的。 万事皆可“上岸”的背后,或许很大程度上是人们追赶“社会时钟”的焦虑。 “社会时钟”理论,是指在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人的一生需要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即“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比如22岁大学毕业、25岁前结婚、30岁前生小孩、60岁退休等。 在《新异化的诞生》一书中,作者罗萨认为当今社会节奏加速已经成为现实,人们变得忙碌的同时,会担心无法跟上社会生活的步调。如果赶不上“社会时钟”,达不到社会的期望,许多人就会陷入焦虑,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生活,试图“不被落下”。毕竟,在快节奏的社会里,人生的容错率似乎变低了。 学业是如此。同届年龄小的同学会被羡慕,毕业最好能“一战成硕”或是无缝衔接工作,就连gap year都不可以放松,必须丰富经历、提升自我,否则等回到“正轨”时就赶不上同龄人了。 事业是如此。能找到工作还不算“上岸”,那得是没有加班和调休的外企,或者是有编制的岗位才行。到了一定年纪晋升不上去,似乎就永远失去了希望。 而被催婚催得头大的人、想结婚却找不到合适对象的人,在相亲时大概也同样焦虑。 可是,考试有标准答案,人生的阶段却没有。究竟什么样才算上岸,是说不准的。 遇见的人到底是否合适,还需要时间去相处、了解,恋爱和婚姻中更少不了磨合。我们当然不排除很多人可以通过相亲找到爱情,但也要看到,小红书晒出“相亲上岸”的网友中,不乏几天后就分手的。更何况,与相亲对象在一起也有可能是妥协的结果。这样一来,说是“上岸”未免不恰当。 但脱离一时折腾的“上岸”带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愉悦满足的。 走过路过的伙伴们,你“上岸”了吗?

1温暖
0回答
赵莎莎
温暖了
#
相关回答
华燕
当陪孩子做作业时,总是会出现那些说教和责怪的话,甚至会愤怒或者情绪崩溃,尝试去理解自己情绪失控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点: 一、发火是因为孩子不符合“我”的理想化期待 首先,源于“我”对做作业有一些理想化的场景,比如孩子回家后会自动把作业拿出来,并在晚饭前自己把作业做完。有了理想化的期待,就会有相应的要求,会过度关注每一个细节,而现实情况往往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比如:孩子回家后并不会自觉做作业,甚至反复提醒以后还是做别的事情;孩子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孩子打开书本,虽然上课学过,还是不认识书上的字;孩子写字头太低了,握笔姿势不对,笔画顺序也不对;作业没做多久,孩子躺在了椅子上,或者自己跑去拿东西吃… 每当这个时候,“我”会无意识地想要去纠正他的行为,使之符合“我”的期待,头脑里会出现很多“应该”:你“应该”知道作业是什么;你“应该”先做完作业再去玩;而且,“我”会期待在纠正他以后,他就立刻能做到。可现实往往不是做不到,就是孩子会有情绪,觉得妈妈一会儿叫他这样,一会儿叫他那样,很烦,然后拒绝去做。 比如,学拼音和算数,因为他没有任何基础,“我”就在一旁教他,发现反复教了以后依然不会,“我”就会不耐烦。这时候的理想化期待就是“你应该在教了之后就能学会啊”。 “我”还有一种很隐秘的期待,就是“我”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来陪你做作业,你应该要满足“我”的期待。 二、发火是因为自己和孩子之间未分化 在陪伴孩子作业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一句话,就是“你怎么不像我”。这是小时候妈妈的经典语录。现在想来,“我的孩子应该像我”,这不仅是理想化期待,还是未分化的体现。原来,“我”并没有真正做到,把“我”的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看待,去对待,去理解。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