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把你的负面感受当做一个信差,他只是来告诉你,你内在有一些
王泽华
把你的负面感受当做一个信差,他只是来告诉你,你内在有一些不和谐。但是我们往往倾向于把信差杀了。然而我们也不要被信差误导,因为他只是个信差。要去探索:那个信息代表了什么?只要欢迎你的信差,并聆听他。
0温暖
0回答
相关回答
于华鹏
你只看到了ta的愤怒,却没看到愤怒的ta背后是多么的脆弱、受伤和羞愧。
魏孝琴
当妈妈把所有的希望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就会悄悄衡量付出与所得。 当现状不如预期,亲子矛盾丛生,不知不觉爱也就变了味道。 做一个爱自己的妈妈,富养自己,散养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
杨宝英
别人是怎么对待你?往往是你自己把一个相处模式投射给了别人,别人就顺着这个模式进行了反应,所以别人怎么对你,是你教会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既定的人与人相处的模式,这个很难避免,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都会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改变自己的人际关系就需要改变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既定模式。
郭利
有一天,龙虾与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见龙虾正把自己的硬壳脱掉,露出娇嫩的身躯。寄居蟹非常紧张地说 : “龙虾,你怎可以把唯一保护自己身躯的硬壳也放弃呢?难道你不怕有大鱼一口把你吃掉吗?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连急流也会把你冲到岩石去,到时你不死才怪呢?” 龙虾气定神闲地回答 : “谢谢你的好心,可是你不了解,我们龙虾每次成长,都必须先脱掉旧壳,才能生长出更坚固的外壳,现在面对的危险,只是为了将来发展得更好而作出准备。”寄居蟹细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只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从来没有想过如何令自己成长得更强壮,整天只活在别人的护荫之下,难怪永远都限制自己的发展。 温馨提示 : 对于那些害怕危险的人,危险无处不在。
史冬英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回避可能是很多人本能的应对方式,久而久之,回避成为习惯,甚至成为阻碍,让你在一些没有必要回避,或者必须面对的时候踟蹰不前,或者扭捏尴尬,那么这时你就需要调整了。 为此,你需要区分两件事——可以&不行。 这听起来像是废话,但凡我不做,那肯定就是不行呗?然而事实是,你可能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真正确认过你不行的底线在哪里。 比如社恐,认为自己社恐的人会回避所有社交,认为自己跟其他任何人在一起都会紧张、不自在、出丑、被嘲笑……这就相当于是给自己设置了很多的“不行”。但如果你逼着这些社恐的人去参加社交活动时,他们虽然很紧张,可能全程手足无措、默不作声,但他们依然能够坚持下来,甚至事后还会感觉好像也没有那么不可忍受。 这就是可以和不行的区别,就像你不喜欢吃芹菜,但你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吃一点,而你对花生过敏,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吃的。 所以,所有回避行为的调整,都需要让自己去勇敢尝试面对,然后找到可以和不行的边界,而不是让“不行”覆盖了全部。这样你就给自己创造了很大的空间,也就获得了更多的自由。
冀锐敏
诚实就是获得一种能力:不再害怕了解自己,对自己的动机保持诚实。 因为我们对自己越诚实,就越有机会过上满意的生活。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