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每个人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的现况是怎么一回事,都是有本
肖友松
每个人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的现况是怎么一回事,都是有本人的一套信念系统(信念、价值观、规条)所决定的。 因为每个人的信念系统都是不同的,所以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 一个人觉得好的做法,也许只能说是他对自己好而已(甚至这一点也不一定正确),对于其他人来说可能有很大的偏差。
0温暖
0回答
#
人际关系
相关回答
王胜
前面我们分享了情感勒索者的四个面孔,三种操纵情情感,今天分享感勒索者惯用的四种手段。 首先,第一种手段是:角色塑造。 情感勒索者是天生的角色塑造师。他们给自己的品格和动机戴上光环,却无情地抹黑我们。一句话,我们是坏人,只有他们才是好人。 角色塑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勒索者会褒奖本人和向自己妥协的人,另一方面,会贬低那些拒绝他们的被勒索者。勒索者把与被勒索者之间的分歧解释为对方的问题,然后再用各种标签来说明自己是正确的。这样就造成了被勒索者体验上的混乱,被强加的标签如此巨大,以至于会慢慢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于是开始把勒索者对自己的质疑内化,从而向勒索者屈服。生活中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有这样一对夫妻,男方出轨,女方发现后,质问男方,男方列举诸多女方在婚姻中的错误,使得自己感情无法寄托,只能在外寻找慰藉。女方被说服,觉得是自己不对,于是自我改正,而丈夫依然如故,没有任何收殓,反而变本加厉的指责女方没有真心的改正,是想报复,女方不断洗心革面,最终崩溃…… 除了让被勒索者丧失理性外,勒索者还通过贬低他们的品格、动机和自我价值,向对方施加压力。这一类角色塑造在家庭矛盾中比较普遍,尤其是那些想牢牢控制自己成年子女的家长。他们抛出如下观点:“孝敬和尊重就必须完全的服从,否则就意味着背叛。”情感勒索的父母常常说“你伤了我的心”,或者“你令我很失望”,子女会被贴上冷酷、无用和自私的标签,尤其当这些标签来自父母时,更加让人难以承受。因为我们的孩童时代是与父母一起度过的,他们是我们的情感依赖和和人格榜样。父母利用角色塑造来对付子女,会更快地摧毁他们的自信。
谭丽梅
科学提高运气的三个方法 3⃣改善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走出舒适圈 小故事: 打破舒适圈,获得新机遇 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创业计划”(STVP)的执行长Tina Seelig教授,在飞机上从不和邻座搭话。可是有一天,她决定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与隔壁的人聊天试试。隔壁的乘客是一位出版社的老板,Tina想起自己正好想要出版一本书,便把稿件给这位老板参详。看完稿件后,老板表示对她的书没有兴趣,委婉地表示了回绝。但是Tina依旧留下了老板的联系方式。 回到学校后,Tina邀请了老板来到班上参与学生的报告会,希望借此机会再次争取一下书稿的出版机会。老板还是对Tina的书没有兴趣,但是对学生的汇报内容很感兴趣,决定帮助她班上的学生出版一本书。于是她安排了学生与出版社的A编辑见了面。 原本不抱希望的Tina却没有想到,事情在与编辑见面当天发生了转机。A编辑带上了B编辑与Tina对接学生报告出版的相关事宜,在聊天的过程中,B编辑非常喜欢Tina的书稿,决定帮助她出版。 兜兜转转,飞机上的一次“搭讪”行为,为Tina带来了奇妙的际遇。 故事中的Tina Seelig教授,将运气研究的结论应用在了自己身上,并得到了可喜的结果。第三个提升运气的面向,是冒点小风险,走出舒适圈。打破惯性去做一些事情时,我们的确会获得一些意外之喜。 也许我们也可以试试,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自己和身边的人事物,这正是意在打开自己,去参与跟自己原本习惯有些不一样的事情。当你小小的做出改变,事随人变,你会发现你原本执着的心会开始松动,好运也会逐步降临。
那晓旭
孩子是最爱家庭爱父母的,孩子出现偏差行为,往往是在试图对父母之间的冲突或家庭中的问题拯救。 孩子不愿意上学,也许是在用自己的“问题”,拉住与家庭越来越远的那个人,或替父母背起保持家庭完整的责任。
郑庆艳
学习心得:1.心理学就是看见-外置-重构-微笑,咨询师眼里要有人而不是盯着问题。2.咨询师不要炫技术,学心理学是为了对自己和他人有更深的看见,而不是控制别人和炫耀优越感的工具,做一个好的咨询师首先要修通自己,与问题和情绪和解才能活出真正的“微笑”。
王倩倩
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 只想能气着别人 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郭红玲
研究表明:思维和身体的相遇处产生情绪,思维在人身上的直接结果是情绪。 当大脑自动化开启思考时,思维就很难再被大脑控制住,比如,一件事很生气,然后大脑就开始不断自动放映过往那些相似的画面,越想越气越不满,还安慰自己,你看,都是他的错,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思维如果按固有“路径”,反复带动情绪,特别是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你会对那个人越来越讨厌,忽视自己的问题,直到你思维停下来,事后冷静下来,或许会幡然醒悟,我当时怎么能那样想呀,现在看我也是有问题的。 为什么大多数思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呢?这就要追溯到情绪的基础形态。 情绪最原始的状态,是从原始人的生存危机开始的,出于一种自我保护而生出对恐惧的逃避和对安全的依赖,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利避害。而后所有丰富的情绪,都在这基础的情绪上延展出来,但都逃不开这2个本质。 先说负面的情绪,也就是由恐惧而来给人带来痛苦的情绪,思维的本能会想去消灭它,或者逃避它,就是暂时掩盖这样的负面情绪,但越是努力越痛苦,越陷越深,为什么呢? 联系ABC理论,事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我们对事务的看法,也就是思维过程导致我们对某事产生痛苦情绪,所以负面情绪本身的罪魁祸首就是思维导致的。 纵火犯的警察头目努力寻找纵火犯,自己找自己的茬儿,恰好是本能不允许的呀,所以思维想消灭负面情绪,其实就是自己消灭自己,它永远做不到,表面上做到的只是思维给我们营造的假象罢了。 情绪本身是思维的结果,陷入情绪的大脑元认知被关闭了,很难察觉自己的情绪,这时候思维本能认同自己的情绪。 思维是因,情绪是果,思维不可能推翻情绪,也就是我们说的很容易思维认同、思维也很容易认同情绪,相互促进,互相强化,情绪就越陷越深。 这样过程,对当下解决问题毫无益处,一旦形成思维习惯再去切断这个脑回路就很难,真是贻害无穷。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