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在亲密关系中,你能明确说出来对方爱你什么吗? 千万别觉得

史冬英
在亲密关系中,你能明确说出来对方爱你什么吗? 千万别觉得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如果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你将根本无法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安全感,不管对方看起来对你有多好,有多爱你。 这实际上是亲密关系中非常普遍的一个问题,我们不断地向伴侣索要爱,对伴侣充满各种期待、要求,甚至是控制,不就是因为我们总担心对方不爱自己吗?反过来说,不就是我们不觉得或者不确定自己值得被爱吗? 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这句话绝对是有道理的,当你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任何一点小事都会让你崩溃。 举个小例子。比如你老公给了你有房有车的生活,工资全部上交,手机密码是你的生日,每天准时回家,帮你分担家务,也从不对你发脾气,这应该是很能给你安全感了吧?但答案仍然是不能,戳破安全感幻想的也许就是他在陪你逛街时看了一眼旁边的美女,或者接了一个女同事的电话。 所以,与其一定要找一个爱自己的,能给你无限安全感的人,不如好好去完成这个问题的答案——你的伴侣为什么会爱你?你的答案越长,越具有不可替代性,你的安全感就会越足。反之,如果你的答案是空白的,那你要做的就是去提升自己、成长自己了,毕竟连你都觉得自己没什么值得被爱的地方,别人又怎么会爱上你呢?就算有人爱你,最终也会被你推开。

3温暖
0回答
赵莎莎
温暖了
相关回答
邓红
1、非黑即白:将事物简单地划分为两个极端范畴,要么完全肯定,要么彻底否定,忽视了中间的灰色地带。 2、过度概括:根据个别事例或片面信息,就武断地得出一个涵盖面过广的结论,以偏概全。 3、选择性注意:只关注某些信息(通常是负面的),而有意忽略其他信息,导致认知偏差。 4、贬低正面:对正面事物或成就视而不见,或刻意贬低其价值和意义。 5、武断推论: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武断地对他人的想法或未来的事件做出推测和判断。其中“心理读心"和"悲观预言"尤为常见。 6、灾难化/轻视化:过度放大事物的消极面及其影响,或对严重问题视而不见,低估其危害性。 7、情绪推理:认为情绪体验就是客观事实,"我感觉不好,所以情况一定很糟"。 8、应该思维:对自己、他人或环境有过多不切实际的期待,认为事情“应该“如何如何,而忽视了现实情况。 9、个人归因:将不好的事情全都归咎于自己,即使自己并无过错或只是诸多因素之一。 10、贴标签/怪罪他人:用片面化的标签定义自己或他人,对他人的行为妄加评判和指责。 这些思维误区扭曲了个体对现实的认知,加剧了负性情绪体验,阻碍了问题的有效应对和解决。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觉察和纠正这些思维误区,建立更加合理、灵活、积极的认知模式。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