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相关回答
冯二玲
第231天 如 何 挤 时 间 诸如上班刚到公司的十几分钟,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或是利用喝水、吃饭、睡觉等这些我们通常所说的、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方法。有两个有价值的观念,一个是“帕金森定律”,一个是80/20法则,然后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间真的是越多越好吗? 什么是帕金森定律?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们给自己安排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我们会放慢节奏或增加其他工作,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从而导致我们效率更低。因此,时间越多不代表我们就会越轻松,相反可能因为拖沓而感到更累。举个例子,我们平时找一个东西需要花多长时间?大概就是几分钟。但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可能为此花费了半个小时以至于更多的时间。 也就是说,因为时间太多了,工作自动膨胀了,占满了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这个定律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试想想,你总是抱怨太忙,所以挤不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真的给你一段完全充裕的时间,只让你做那一件事,你就会真的把这些时间都完全利用起来吗?相信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结果可能往往更不尽如人意。所以,如果时间对你来说真的很宝贵,那你就会把可用的时间都尽可能的利用起来,用来完成你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空想。 接下来再看80/20法则,它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二八定律,意思是80%的价值都是由20%的工作产生的,剩下80%的工作只能产生20%的价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80%的销售额来自于20%的客户,80%的公众号文章阅读时间都被划在了20%的公众号上,80%的灰尘来自于20%的办公区域等等。总之,这个规律揭示的关键道理在于,我们要找出那些能产生80%价值的事情,然后尽快完成它们。 通过了解以上两个定律,我们可以明白,挤时间不意味着时间越多越好,有时候,时间更充裕可能会导致效率更低。

林其红
你曾有过有半途而废,或者立下flag却迟迟懒于行动的经历吗?没去过几天的健身卡、没翻过几页的畅销书、落了灰的行动计划表……很多次的心里建设,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很多来访会问我,改变真的挺难的,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不妨一起来聊聊为何坚持一个习惯如此困难? 《微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盖斯说,习惯是不能直接获得的,只能在长期不断重复中被塑造出来的。要建立并强化特定的神经通路,我们就要不断重复,用重复来改变大脑。可是大脑会抗拒改变,除非给大脑一些回报。因此,改变习惯的两个关键是:重复和回报。说到这里到底如何激励自己重复一个行为并且建立有效的回报机制呢?你一定充满好奇了吧? 微习惯就是将一个新习惯大幅缩减为mini版。把“每天做3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做1个俯卧撑”,把“每天阅读1个小时”缩减成“每天阅读1页书”这就是微习惯。 微习惯有三大特征:1.简单,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2.省时,利用碎片化时间即可完成。3.提升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这里一定需要敲黑板:简单、省时和提升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是核心。 这个行动虽然微小,但对我们意志力的损耗也很微小,你不会再被巨大的目标吓破胆,因此就更容易坚持。这些胜利也许微不足道,但微小的胜利对一颗心灰意冷的心来说是巨大的,从微小的一步开始,逐渐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和意志力,就能把好习惯常态化,进一步完成更大的目标。 如何实施微习惯呢?今天就给大家一个具体的步骤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1. 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给自己定个小目标。 2. 挖掘习惯的内在价值(我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习惯?) 3. 明确习惯依据(时间和行为方式),纳入日程计划。 4. 建立回报机制,用奖励提升成就感。(物质和精神奖励都可以) 5. 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利用大日历或者手机APP记录。 6. 微量开始,超量完成。 7. 服从计划安排,摆脱超高期待值。 8. 留意微习惯养成的标志,比如不再抵触行动、不再担心、进入常态化等。 写在最后: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时间平均为66天,但不同行为所需时间相差很大,所以会有18/21天养成习惯的说法,当我们每天每次都能用微小行动 给自己按下确认键,好习惯慢慢自然就养成了。当然内在的认知和信念也很重要。 一个好习惯应该带给人的是轻松愉悦的自信心,而绝不是“活受罪”。从这微小的一步开始,培养掌控生活的好习惯吧!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