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邱蕾
1温暖
1回答
郭晓芳
温暖了
#
感情那些事
相关回答
黎德坤
心理咨询中,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只强调做法正确或者有道理,而不顾是否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不论我们做任何事情,最终的结果要达到“三赢”。在三赢(我好、你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 “讲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 效果是计划的基础,也是所有行动的指针。 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都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 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要有效果就要加上理性方面的认同。因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鸣。 没有效果的道理,是背弃了信念和价值的规条,需要加以检讨。只追求有道理但无效果的人生,难以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张迪
看书读到一句“自足即智慧”,我心里一暖。书里又写到,“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我觉得这样形容“自足的智慧”还不够。 自足的状态,应该是无须克制的。克制说明还有欲望,需要去掐断;自足了,心的落脚处变成已有的,不用再向外找了。自足是泰然的,不用力的。已有的即足够,未有的无所求。自足也是饱满的,气定而神闲。凡人的郁闷,都是想着未有的,忘了已有的。 摘自《生活在裂隙》立雯
和钰蓉
父母的打压来自于潜意识的嫉妒,要在心里对父母说:我知道你的否定打压只是因为无助,我并不认同你说的那些。 父母的负面情绪,是他们自己的人生课题。我们要在心里对自己说: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不需要对父母的情绪负责。
赵莎莎
《庄子•达生》中还记载了齐桓公见鬼的故事: 齐桓公在野泽打猎,管仲为他驾车。 忽然间,齐桓公见鬼影闪过,于是惊问管仲:“仲父看见了什么?” 管仲答:“臣没看见什么。” 可是,齐桓公受惊之下,回来就病了。 皇子告敖对齐桓公说:“您是自己伤害了自己,鬼怎么能伤害您呢!人体之气如果散逸不返,就会使精神不足,如果郁结于心,就会生病。” 齐桓公问:“那么,有鬼吗?” 皇子告敖答:“有。污泥里、灶台里、门户里、墙根下、江河、山丘、旷野、湖泽,都有鬼。旷野的鬼,名叫仿徨。湖泽的鬼,名叫委蛇。” 齐桓公问:“请问委蛇长什么样?” 皇子告敖答:“委蛇,大如车轮,长如车辕,穿紫衣,戴朱冠。这种鬼,讨厌雷鸣车行之声,听见就双手捧头而立。见到它的人,恐怕要成为霸主。” 齐桓公听了,开怀大笑:“这就是我所见到的鬼。”于是整理好衣冠,与皇子告敖相坐畅谈。不到一天,病已痊愈。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见到的,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心有光明,则所见皆光明。 心有疑虑,则所见皆魅影。
张丽坤
沟通,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出,而是一个互相反馈和互相影响的结果,但是沟通的目的,一定是求同存异,达成一致。
周秀英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会遭到别人批评、贬低,甚至辱骂?其实是他们把自己内在的无力和痛苦投射到你身上而已,并不是真的你!他们将自己的阴暗面通过恶毒的语言投射给你,以期来完成自己自身阴暗人格的释放。如果我们因为这些评价来质疑自己,反而会落入他们的情绪圈套。 如果你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千万记住:在遭受批评和贬损时,完全不需要自我怀疑、自我否定,那只是别人内心的阴暗面和情绪圈套而已。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