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哲学家尼采曾经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区分对待生活两种方

刘金晶
哲学家尼采曾经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区分对待生活两种方式:一种是日神式的,指人理性、严格分析和逻辑的一面,一种是酒神式的,指人受到情感、直觉以及无限的自由支配的一面。 如果是对待戏剧、影视作品,那么日神式的就是被激发起来寻找生命意义、带来思考的那一面,酒神式的就是被激发起的情绪情感、感官冲击的那一面。 尼采认为,生命的目标就是达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既能清晰的思考,又有稳定、可靠和负责任的行为;同时能够去感受、去享受葡萄的果实,能够(在必要的时候)不受约束地表达内心的好恶。 看到这里,就会想到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直提倡的中庸之道、阴阳调和,其实也是一样的主张。 感性和理性,对应人的右脑和左脑,可以说是与生俱来都有的。也许有先天发育的影响,也有后天养育的影响,最后就会表现出一些差异。差异不大,大概就是平衡的。差异过大,就会出现问题,要么过于情绪化,任性冲动、不顾后果,要么过于目标化,陷于外在的评判标准,最后离自己越来越远。 心理咨询也好,任何其他的成长方式也好,都是在试图缺什么补什么,慢慢达成一个趋近于平衡的状态。既能在在人群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绩,又能在自己的主观世界做自己的王,获得生命的幸福感。

0温暖
0回答
#
相关回答
姜琳琳
接纳和认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将它们分开: 一、定义区分 接纳是指接受、容纳某个人或事物的存在,无论其具有何种特点或行为,不带有评判地允许其进入自己的生活或心理空间。例如,你可以接纳一个有缺点的朋友,承认他的不完美,但并不意味着你认同他所有的行为和观点。 认同则是对某个人的观点、行为、价值观等表示认可和赞同。比如,你认同某人的努力奋斗精神,意味着你认为这种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二、态度表现 1. 情感反应 - 接纳通常不会产生强烈的积极或消极情感。当你接纳一个人时,可能只是平静地对待他的存在,不因为他的某些特质而产生过度的喜欢或厌恶。 - 认同往往伴随着积极的情感,如欣赏、赞美、钦佩等。当你认同一个观点时,会对其产生共鸣和好感。 2. 行为表现 - 接纳在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包容和忍耐。你可能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尽管他们的行为方式与你不同,但你能够容忍并与之和平共处。 - 认同则可能促使你采取与被认同对象相似的行为。如果你认同一种环保生活方式,你可能会主动采取环保行动,如垃圾分类、减少能源消耗等。 三、心理过程 1. 思考方式 - 接纳更多地是一种对现实的承认和接受,不需要对被接纳的对象进行深入的价值判断。它是一种较为客观的心理状态,关注的是事物的存在本身。 - 认同则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和思考。你会对某个人或事物的价值、意义进行评估,然后决定是否认同。 2. 心理需求 - 接纳往往是出于对多样性的尊重和对自身内心平静的追求。接纳不同的人和事物可以减少冲突和压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谐。 - 认同则通常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需求。当我们认同某个人或事物时,会感到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了体现和支持。 四、应用场景 1. 人际关系 - 在与他人相处中,接纳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即使我们不认同对方的某些行为或观点,也可以通过接纳来保持沟通和合作。 - 认同则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作伙伴或加入某个群体时更为重要。认同可以增强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 个人成长 -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是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我们可以接纳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不是过分自责,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努力改进。 - 认同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可以引导我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通过认同优秀的榜样,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优点,提升自己。

杨晶心
王倩倩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