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第564天 你

冯二玲
第564天 你活得太累 皆因想得太多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铁匠,家里非常贫困。于是铁匠经常担心:如果我病倒了不能工作怎么办?如果我挣的钱不够花了怎么办?结果这一连串的担心像沉重的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身体越来越差。   有一天铁匠上街去买东西,突然昏倒在路旁,恰好有个医学博士路过。博士在询问了情况后十分同情他,就送了他一条金项链并对他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千万别卖掉它。”铁匠拿了这条金项链高兴地回家了。从此之后,他经常想着这条项链,并自我安慰道:“如果实在没钱了,我就卖掉这条项链。”这样他白天踏实地工作,晚上安心地睡觉,逐渐又恢复了健康。   后来他的小儿子也长大成人,铁匠家的经济也宽裕了。有一天,他把那条金项链拿到首饰店里估价,老板告诉他这条项链是铜的,只值一元钱。铁匠这才恍然大悟:“博士给我的不是一条项链,而是治病的方法。”   生活中,大多数烦恼,就是因为想得太多。明明是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偏要杞人忧天,陷入无尽的遐想。结果想着想着,就陷入了负面情绪,难以释怀。正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许多时刻,我们觉得活得太累,皆因想得太多。过去不纠,当下不杂,未来不忧,才能让自己活得更轻松自在。

3温暖
2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评论
冯老师的感悟总是那么深刻,有寓意,太棒了!

相关回答
王润之
跳出界限迷失 巴纳姆效应:被外界信息影响自我认知的情况。(比如说听到一起笼统、模糊、广泛的话语,很容易对号入座,感觉这些话就是描述自己的) 因为最常见的界限崩塌诱因就是巴纳姆效应。 摆脱这种情况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克服本能的自卑心理,完全接纳自我(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够接受外界对于我们“好”的信息,而那些“不够好”的东西,我们却难以接受,需要认清自我,了解自己有“好”和“不够好”组成,接纳这样的自己) 第二,尽量从理性的角度,来进行自我判断(放大了自己的“好”就容易让自己处在一种盲目满足的情况,放大了自己的“不够好”,容易让自己怨天尤人,自怨自艾,都是不可取的,反之也是一样。)第三,提升自己对外部信息的防御力(随着判断力、自信心不断增加,你的思考模式将会变得更加独立、更加独立,不会轻易被外界影响——比如有人滔滔不绝的恭维你,想趁你沾沾自喜的时候攫取你的利益,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更好的思考恭维背后的更细微的东西,从而做出判断,强化自己的界限) 剖析羞耻感,原谅自己的软弱(不小心触碰到别人的界限,或者因为自己的界限让他人不适的,羞耻感可能就会出现) “道德上的善恶主要取决于感情系统中的羞耻感”这是英国的一位哲学家提到的。在生活中很多人会缺乏羞耻感,把自己不能直接得到的需求用理所应当的方式让别人完成甚至直接索要,所以我们需要拥有一份“健康的羞耻感”,来让给我们的界限增加一层保护。 第一,羞耻感持续时间的长短(比如你触碰到了别人的界限,内心有羞耻感,从那个时间点开始,你告诫自己不要再犯,从而羞耻感消失,这样就是正常的状态,不要因为自己不小心或者意外的情况而给自己太大压力,让这种羞耻感持续太久) 第二,羞耻感引发的负面情绪过于强烈(健康的羞耻感在常常伴随着正面的价值,人际关系受损之后会主动积极的去修复弥补;而非健康的羞耻感,在人际关系出现之后,会情绪低落,不断埋怨自己,责备自己,可是受损的关系丝毫没有改变,而负面的情绪也一直盘旋在你的周围) 第三,羞耻感引发的逃避心理和逃避行为(健康的羞耻感也会出现自我否定和逃避行为,但你不会深陷其中而是积极的反应,从而找到方法让自己更加精进;反之呢,可能出现两极分化,外向的人:羞耻转为愤怒,指责、嘲讽、贬低他人从而缓解这种羞耻感;内向的人:想办法远离圈子,不想再次体验羞耻感,退缩、自闭、孤单。)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