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每天坚持上班还需要理由吗? 为了生存,为了生存的需要。

冯二玲
每天坚持上班还需要理由吗? 为了生存,为了生存的需要。 一个成年人选择做事情的理由,实际上是按需要而不是按喜欢。 就是你需不需要做,而不是你喜不喜欢做。 既然需要做,必须去做,那与其去找做的理由,不如考虑怎么样去把它做好。 其实很多时候人为什么会痛苦?就是明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非要把它弄得很复杂。 很多情况下做事是简单的,想事就会变得很复杂。 为什么要上班?上班挣钱,养家糊口,就这么简单。 那么既然是自己的需要,就不要问自己喜不喜欢,更不要去问自己有多少理由去做。 其实人有很多让自己不快乐的习惯做法。 比如经常做一些无谓的思考,人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要上班?人为什么要工作?人为什么要结婚?人为什么要生孩子?…… 导致好像你是一个哲学家,总在思考人生的重大哲学课题。 其实,我们都是一个普通人,那么我们就按普通的人那样去生活,该多好? 大家都是这么做的,那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大家都这样做还过得挺好的,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去过呢? 空出来这些无谓思虑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我们可以做好更多的事情。 而且我们可以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当中找到它本应该具备的乐趣和意义。 很多事情你做下去了,做进去了,做出感觉了,在做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有快乐、有价值感、有收获。 能够在过程中找到快乐,享受快乐。这实际上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智慧的修为。

1温暖
0回答
冯二玲
温暖了
相关回答
冯明芬
今日分享 孩子讨好自己的父母是最大的不幸 前几天在等电梯的时候,遇到一对母女,小女孩看上去两岁左右。平常经常看到她跟着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出门。因为不是周末,姐姐应该是上学去了。小女孩一直在那蹦蹦跳跳,跟妈妈聊天。“妈妈,我好爱你!”小女孩突然跟妈妈说。“妈妈知道啊!”“你不知道,你一点也不爱我!”她还装作生气的样子。可妈妈就没有回答了,看着电梯。“妈妈,你爱姐姐多多。”她继续说“没有,妈妈也很爱你。”“妈妈,抱抱!”“不抱了,妈妈提着东西。”“抱抱,妈妈……”然后她就在那一直央求妈妈抱她。刚好电梯到了,妈妈就拉着她进去了。进了电梯,她就去摁楼层,被电梯里的广告吸引住了。 我当时很奇怪,小女孩为什么会跟妈妈这样说。后来想想,她其实是在跟妈妈索爱。她要确认妈妈是不是爱自己。因为上小学的姐姐,也需要妈妈花时间去辅导,去照料。她有时可能会觉得妈妈被姐姐抢走了,妈妈会不会不爱自己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求得到父母“唯一的”爱。在这一点上,他们很霸道,是不允许被分享的。如果父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偏爱了任何一方,就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特别是那个觉得自己没有“赢得”父母爱的孩子。反而会想方设法地去讨好父母,希望重新获得父母对自己的爱。他们会变得特别“懂事”,或者特别“叛逆”来表现自己。在多子女的家庭,父母更要关注孩子的内心。那些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最懂事的孩子,内心都很苦。他们扛着很多的压力,小心翼翼的,不想去惹事,所以宁愿委屈自己。甚至连哭都不敢大声,只能压抑着声音哭泣。 因为年龄的缘故,在童年里,孩子对这种心理是不自知的。只是被内心的渴望和冲动推动着去做。过了很多年,才会发现自己当初这样做,其实并不快乐,甚至影响了自己性格的形成。有人说:“我一直在尽量满足父母的要求,哪怕不是我自己想要的,可这样做能让父母欢喜,我自己就会感到舒服。但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哪怕他们不说话,闷在心里生气,我也能感觉到那份无声的控诉,让我抓狂。” 为什么孩子会去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去“讨好”父母?看看这些懂事的孩子,就能找到很多答案。习惯讨好父母的孩子,都比较懂事。如果你问,“懂事的小孩快乐吗?”我猜大部分答案都会是否定的。如果连玩,都要考虑父母会不会允许,自己这样玩对不对,那孩子不是为自己玩,玩的不会快乐。他是为父母玩,一切都要看父母脸色。这样的孩子,会真的快乐吗?每次看到那些懂事的孩子,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