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说App
与你相伴成长
打开APP
有些人理解不了性格是什么。性格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情绪系统,
罗光辉
有些人理解不了性格是什么。性格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情绪系统,情绪系统的背后是一个信念系统,而信念只是重复的想法。你想法改变了,你的信念就改变了,你的信念改变了,你的情绪就改变了,你的情绪改变了,性格就会不一样。
0温暖
0回答
#
心理咨询
相关回答
冯二玲
受助者恶意 明明自己是出于好意帮助别人,之后却感受到他们的冷淡、回避、背后说闲话、敌意与攻击、暗中破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甚至会出现自我怀疑:是不是当初不帮助他们会好一些?帮助别人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收获自我价值满足感,但可能受助者也会因此觉得不如人,产生挫折、自我贬贬低、自卑等负面情绪,这些负向的心理能量,可能会在日后伺机反攻,造成助人者的心理创伤。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叫做“受助者恶意”。所谓受助者恶意,就是我们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他会对我们产生感激之情。但伴随感激,还有一种相反的情感,极其隐秘,又极其凶险,那就是仇恨。被帮助者会在受助中,看见自己的无能和卑微,并认为帮助他的人,是在施舍他轻视他。渴望平等是人天然的本能,所以受助者就会一边接受帮助,一边心怀仇恨。 哪些助人行为会让受助者产生恶意心理呢? 我们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会出现助人行为,在了解“受助者恶意”这一概念后,我们必须清楚,哪些助人行为会让受助者产生恶意心理呢? 受助者的人品、价值观、性格。认知影响行为,这些是是否产生恶意心理的决定因素。如果其品行不端、价值观扭曲、又不懂感恩,那这个人是危险且不值得帮助的。 给予帮助的程度过大。有时候一些小事上的帮助会得到感谢,但巨大的恩情却会使受助者产生无法回报的压力和羞愧,有可能会催生负面的情绪。巨大的受益也可能会进一步激发受助者的贪婪,最终成为吸血虫。 同样的成长背景。比如同胞兄弟姐妹、同班同学、公司同级别同事……受助者容易感受到威胁。助人者过多帮助,受助者将来一定“大恩如大仇”。(可以接受陌生人中奖500万,决不允许邻居家的鸡多下一个蛋) 当助人者拥有傲人的社会资源或财富、权势时,会比较容易造成受助者能力不足的负面感受。 “受助者恶意”虽然反常识但是却很常见,所以大家在帮助别人时要注意恰到好处,把握合适的分寸,还要懂得适可而止,一旦察觉到受助者有依赖心理请迅速停止。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免不了要接受他人的相扶、相助,尤其是在我们茁壮成长的过程里,养育我们长大的父母、传授我们知识的老师、支持和协助我们工作的领导和同事,以及生活中经常施以关怀的亲戚和朋友,都是我们的恩人和贵人,我们理当感恩这些大力托举我们的人!越是懂感恩的人,人生前景也会越好。
任杰
作者:Virginia Satir 请你爱我之前先爱你自己 爱我的同时也爱着你自己 你若不爱你自己 你便无法来爱我 这是爱的法则 因为你不可能给出 你没有的东西 你的爱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因为剥削你并不能让我得到滋养 把你碗里的饭倒进我的碗里 看着你拿着空碗去乞讨 并不能让我受到滋养 牺牲你自己来满足我的需要 那并不能让我幸福快乐 那就像你给我戴上王冠 却将它嵌进我的肉里 疼痛我的灵魂 若你是干涸的 我便不能被你滋养 若因滋养我而干涸你 本质上无法成立 宣称自我牺牲是伟大的 那是一个古老的谎言 你贬低自己 并不能使我高贵 我只能从你那里学到“我不值得” 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 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 宣称自我牺牲是伟大的 那是一个古老的谎言 你贬低自己 并不能使我高贵 我只能从你那里学到“我不值得” 自我牺牲里没有滋养 有的是期待、压力和负担 若我没有符合你的期望 我从你那里拿来的 便不再是营养 而是毒药 它制造了内疚、怨恨,甚至仇恨 我愿你的爱像阳光 我感受到温暖、自在、丰盛喜悦 我在你的爱里滋养、成长 我从你那里学会无条件的给予 因为你让我知晓我的富足 与那爱的源头连接,永不枯竭 永远照耀 请爱你自己吧 在爱他人之前先爱自己 爱自己不是自私 牺牲自己并不是爱的表达方式 爱的源头就在那里 然而,除非你让自己成为管道 爱不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你若连接 爱会滋养你我双方 你若断开连接 爱便不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你的爱便不是真爱 而是自我牺牲
王晓波
对错只是一念间 一杯水,你渴的时候,它贵如黄金,你不渴时,觉得它寡然无味。一束阳光,你冷的时候,觉得它温暖无比,你热的时候,又觉得它燥热可恶,一个人,你爱他时,想不离不弃,不爱时却避之不及. 世间万物没有对错,对错只在于,你的一念之间而己。
刘颖
当来访把自己的故事呈现给咨询师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可能没有人会对这个故事感兴趣。但你的咨询师却视它为宝,他会全神贯注的用他的专业能力进行倾听,帮助你承受强烈的情绪,并用反移情从来访的苦恼中找出意义,这个就是心理咨询的涵容功能。
王冰冰
庄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很胆小的人,他在无意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以为是什么妖魔在作祟,就害怕地跑了起来。奈何影子时刻跟随在他身边,他跑的越快,影子也就追的越紧,此人倍感慌张,也就只能跑的更快些。最终,他被自己活活累死了。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有顺境就会有逆境,就像是每个人都会在阳光下找到自己的影子。越是逃避困难,我们不得不处理的问题堆积的越多,我们就越会身心俱疲。真正的聪明人,从不把逃避当成处理问题的办法。
马思琦
过度控制子女的父母,最让人愤怒的一点就是他们对孩子的统治是以关心的形式出现的。 比如: 我都是为你好 我这样做是为了你 只是因为我太爱你了 我是因为害怕你过的不幸福 有一些控制包含着恐吓和威胁,甚至是带有侮辱的。孩子的情感和需求必须要屈从于父母,你的想法无关紧要,他们甚至对你的婚姻挖苦、责备,欲望你是失败的,破坏你的婚姻关系。 还有一些控制使用负罪感操纵,让孩子觉得内疚、不孝顺。
你来说说自己想法吧